一年一度的「法國五月藝術節」又來了,地鐵站已經張貼芭蕾舞《白雪公主》的海報,亞籍女垂涎紅蘋果的誘人影像你也看見了吧?舞本身不壞,很應該買票捧場,然而這麼多年了,怎麼主辦當局還沒有學會編舞者名字的發音?Preljocaj大模廝樣譯「柏歷加」,當人家的jj冇到,以為法國佬見j如見h,視若無睹噤若寒蟬,真是該當何罪?這個阿爾巴尼亞姓氏,正確唸法據說是「佩里奧卡依」,誕生於巴黎郊區的他,是同化了的移民第二代,當地人不敢冒被斥歧視異族的風險,將那堆字母如法文般看待,唸作「佩祖卡殊」──要外來人削足適履,塞進他們的語言空間存活,當然霸氣得厲害,迄今我仍不肯有樣學樣把「卡拉華治奧」唸「卡拉華治」,「貝多芬」唸「貝多夫」。傷風鼻塞的「柏歷加」,是英語系舌頭一番好意,替孤苦伶仃的訪客攀「史力加」親戚嗎?
外來者在法國一般不受歡迎,攜來的雜物本來有活化老文化功能,但他們卻嫌純淨被污染。現在好了,有一個薩科齊這樣粗魯的總統,乜仇都報晒,旨意社會未來主人翁跟他學法文,香榭麗舍很快就變成地踎館。兩次舉國嘩然的罵街,都牽涉將爛仔性格曝露無遺的toi字──老粗只用toi不用vous稱呼人。上回那句casse-toi,pauvrecon直譯「躝開,你個死×街」,斯文全盤掃地;今回的faispaslemalin,toi稍為溫和,尤其如果像《蘋果》一樣高抬貴手譯作「你別放肆」,可是指着別人鼻子大聲恫嚇的德性,我堅持一定要譯「咪出蠱惑啊吓,你條o靚仔」才能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