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裝修工人銘叔靠一雙手養活一家四口。癌魔悄然降臨,銘叔患上腦癌,一家平靜的生活翻起巨浪。為應付醫療開支,兩年間家財耗盡,還欠下大筆債項。近日銘叔病情惡化,醫生建議他盡快接受自費藥物化療,卻無力支付逾30萬元費用,就讀香港大學醫科的女兒呼籲讀者伸出援手,救救她的好爸爸。 記者:談建輝
「佢好顧家,唔食煙、唔飲酒、甚至唔講粗口,身體一直都好好。佢冇做錯嘢,點解會患咗呢個病,點解會咁唔好彩。」就讀港大醫科五年級的阿珊,看到53歲的父親銘叔被癌魔折磨,心如刀割。
兩次大手術欠債30萬
銘叔當裝修工人逾30年,以往一天辛勞工作逾10小時,身體尚可應付,豈料前年中經常頭痛,醫院檢查發現他左腦有一塊「纖維型星型細胞腫瘤」,屬良性。由於公立醫院排期等候良久,家人決定動用10多萬元積蓄,到私家醫院接受切除手術。與銘叔結婚三十載的銘嫂嘆道:「我哋初頭無諗過咁嚴重,以為快快做手術,佢好快就會好番。」
怎料銘叔手術後昏迷了一星期,醒來說話、記憶及身體控制能力都有困難,銘嫂說:「原本預計留院一個多星期,結果住咗一個半月,之後再轉去公立醫院,私家醫院找數要40幾萬元,超支超過兩倍。」
去年七月,銘叔病情進一步惡化,左腦發現另一塊「多形惡性神經膠質瘤」,屬惡性腫瘤,即接受手術切除,再進行電療及自費藥物化療,五個月療程花掉10多萬元。為應付兩次醫療開支,銘叔欠下親朋戚友逾30萬元,他又以信用卡透支應付生活開支,由於復工無期,去年惟有申請破產。受癌魔折騰,原本140磅的鉻叔體重下跌超過30磅,兩次大手術後,身體十分虛弱,行動緩慢,記憶力大大衰退,更曾數次抽筋暈倒,日常生活需由銘嫂照顧。
禍不單行,今年三月他接受磁力共振檢查,又證實左腦側額葉腦室有腫瘤。瑪麗醫院腫瘤科認為,目前情況不宜再進行手術,建議接受自費藥物化療,12次治療需費30.6萬元,若不提供治療,有可能在數月內死亡。
10萬獎學金悉醫父病
銘叔一家四口,銘嫂為家庭主婦,一子一女分別28歲與21歲,大兒子在電視台任職,月入萬餘元,扛起一家生計,幼女阿珊學業成績優異,正在大學念醫科,過去兩年已將逾10萬元獎學金全交父親治病。阿珊及家人唯一心願是父親康復過來,可惜面對高昂藥費,一籌莫展,「我準備透過facebook喺校園呼籲捐款,希望可以籌錢幫爸爸買藥。」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了解銘叔情況後,從「醫療專戶」撥款約2.5萬元協助其第一針化療,尚欠約28萬元待援手。
「銘叔」捐款編號:C2895
醫生的話
標靶藥物有效延性命
瑪麗醫院腫瘤科建議銘叔接受癌症標靶藥物Bevacizumab及輔以Irinotecan化療,該院指醫學研究證明這治療方案能有效令腫瘤停止生長,甚至縮小,延長病人性命並保持較佳的生活質素。否則腫瘤繼續增大,銘叔可能數月內死亡。
不過Bevacizumab與Irinotecan屬自費藥物,前者每劑費用2.4萬元,後者每劑1,500元,兩種藥均每兩星期注射一次,估計共需注射12次,總療程需費約30.6萬元。
網上捐款: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donate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
電話:29908688
傳真:3711246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接收捐款戶口
恒生銀行:368-006565-001
中國銀行:012-898-00067655
滙豐銀行:580-198836-001
渣打銀行:447-0-6670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