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12年貧戶收入跌三成職工盟呼籲5.1遊行 促扭轉困局

回歸12年貧戶收入跌三成
職工盟呼籲5.1遊行 促扭轉困局

【本報訊】職工盟分析統計處最新住戶入息數字,發現香港回歸12年以來,每月住戶入息中位數十個組別中,最高入息的兩個組別均有所上升,但較低收入的八個組別卻全線下跌,部份跌逾三成。職工盟指政府政策向商界傾斜,每次經濟低潮,企業都以減薪或裁員方式,將危機轉嫁打工仔,惡性循環下造成貧富兩極化,呼籲市民本周六到維園參加5.1大遊行,以腳步扭轉貧富懸殊困局。 記者:張文傑

職工盟根據統計處資料,追蹤自1997年回歸以來本港收入分配的變化。按家庭住戶每月入息分佈,劃分成十個組別。以每月住戶入息中位數比較,最低入息的第一等分組別12年來由4,300元急跌至3,000元,第二等分組別由8,700元跌至6,000元,兩者跌幅達三成以上;第三至八等分組別跌幅介乎0.3%至19.1%,反映收入越低者,跌幅越大。

「大地產商食得太盡」

不過,最高入息的第十等分組別,12年來由70,000元升至75,000元,第九等分組別亦由41,000元升至42,500元,兩者升幅分別為7.1%及3.7%。
人均每月住戶入息中位數方面,十等分組別中,最高一組升幅達47.6%,最低一組卻錄得20%跌幅,反映回歸後本港整體經濟雖有大幅躍進,但低收入群組完全分享不到經濟成果。
職工盟秘書長李卓人表示,造成基層收入不斷下跌是官商聯手打壓所致。每當經濟陷入低潮,大企業及資本家只懂將危機透過減薪及裁員轉嫁工人,令工資即時大跌;好景時卻沒有即時加薪,「咁永遠收復唔到失地,一次係咁,兩次係咁,98、03、09年,十年三次,工人大傷元氣。」
李卓人說,97年基層工人失去集體談判權,令工人失議價能力,加上政府及財團多年來一直拖延最低工資立法,主導經濟的大地產商「賺盡」,加強貧富兩極化,「大地產商食得太盡,令到啲(相關)企業都跟住食得盡,因為如果唔食盡個地產又食晒你喎;最慘係啲工人,畀佢食到剩番棚骨。」

盼恢復集體談判權

職工盟統籌幹事蒙兆達要求政府盡快恢復工人集體談判權,規管工時及將最低工資定在時薪33元,停止公共服務外判,改為政府直接聘用工人,全方位保障基層勞工,逐步減輕貧富懸殊。職工盟呼籲市民本周六勞動節下午2時半在維園集合,遊行至政府總部,要求改善貧富懸殊局面。

回歸以來住戶月入中位數變化

住戶月入組別:第一等分 1997年:$4,300 2009年:$3,000 變幅:-30.2%
住戶月入組別:第二等分 1997年:$8,700 2009年:$6,000 變幅:-31.0%
住戶月入組別:第三等分 1997年:$11,000 2009年:$8,900 變幅:-19.1%
住戶月入組別:第四等分 1997年:$14,000 2009年:$12,000 變幅:-14.3%
住戶月入組別:第五等分 1997年:$17,000 2009年:$15,000 變幅:-11.8%
住戶月入組別:第六等分 1997年:$20,000 2009年:$19,600 變幅:-2.0%
住戶月入組別:第七等分 1997年:$25,000 2009年:$24,100 變幅:-3.6%
住戶月入組別:第八等分 1997年:$31,000 2009年:$30,900 變幅:-0.3%
住戶月入組別:第九等分 1997年:$41,000 2009年:$42,500 變幅:+3.7%
住戶月入組別:第十等分 1997年:$70,000 2009年:$75,000 變幅:+7.1%
資料來源:職工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