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余永定日前指,目前經濟結構失衡進一步惡化,貨幣政策或相應調整,中國已踏入負利率時代,這是房地產市場投資過熱元凶,因此合理提高利率、控制信貸規模等問題已迫在眉睫。
人民銀行研究局副巡視員李德亦同意通過加息解決負利率的觀點,他指,當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上月為2.4%)超過一年期存款利率(現為2.25厘)後,實際已形成負利率,人行加息的可能性較大。
本月CPI或高見3%
綜合各券商預測,4月份CPI恐重上3%,中國官方喉舌《中國證券報》昨發表「適時加息狙擊通脹」為題文章,指內地加息政策正從幕後走向台前。
摩根大通董事總經理李晶表示,內地通脹今季至年中會升至高位,相信人行將於次季加息以控制通脹,全年則會加息三次。雖然國家統計局下月中旬始公佈4月份數據,惟她指人行有機會在數據公佈前率先行動,更不排除在黃金周前出招。
滙豐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同意,目前加息的條件已成熟,央行本月有可能在調高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的同時,同步加息。
滬指挫2%險守2900
市場昨盛傳建行(939)周五開董事會時,會公佈500億至700億元再融資計劃,加上周內2200億元限售股解禁及保險股減倉消息,內地股市連跌第四天。滬綜指收報2907點,跌2.07%;深成指報11355點,跌2.13%,兩市成交增至2388億元。
資金流入中資股形勢逆轉,追蹤逾2000億美元離岸亞洲基金的EPFRGlobal透露,未計昨日數字,中國股票基金過去三天錄得3億美元淨流走,差不多抵銷上周總流入金額。
該負責人表示,外資減磅心態強烈,沽貨中以可曲線投資A股的A50中國(2823)佔逾半。A50昨跌1.9%,成交18.6億元冠港股。值得留意,昨日A50沽空金額高達4.73億元,反映大戶極度睇淡後市,沽壓恐未完結。而內地股指期貨昨日再錄得14萬張合約創新高,在結算前夕,A股波動性將進一步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