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正走上希臘財困老路 - 陳學楷

香港正走上希臘財困老路 - 陳學楷

歐盟內負債問題最嚴重的希臘,問題可歸咎為兩大原因:一、政府理財不善。二、過份干預市場。
二○一○年希臘負債達三千億歐元,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GDP)的百分之一百二十五。以希臘政府新近公佈本年第一季度常規預算收入一百一十七億歐元作計算,即使希臘政府把收入全用作還債,連本帶利最快也要還八年。但同一時間公佈第一季度常規預算支出卻高達一百五十億歐元。揹着龐大負債外還要每三個月赤字近三十三億歐元,原因之一就是政府理財不善,沒有緊守「量入為出」的理財法則。早在○一年希臘已受到財赤壓力,但明知深陷財政危機,仍豪花過百億歐元打造史上第二昂貴的奧運會。這豈非與病態購物狂瘋狂刷卡購物,終致破產收場無異?這都不可以全算在經濟不景氣之上吧!
此外,政府過份干預市場亦是一大詬病。在希臘國內,政府勢弱而工會勢強,在談判過程中政府多次被迫立法以保障工人利益。根據希臘現行法律,凡從事被納入為「危險工種」的市民,女性可在五十歲退休,男性則為五十五歲,並在餘下時間開始領取全額養老金。雖然適當的規範絕對有助保障工人權益,但希臘政府因弱勢而被迫過度干預,致使一些看似完全和危險無關的工作如理髮、廣播和電視節目主持、甚至演奏管樂器也被視為危險工種。

政府過份干預市場

過份干預市場的結果大多逃不過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海耶克(FriedrichvonHayek)口中的「始料未及定律」(LawofUnintendedConsequences)。希臘政府把多於五百八十種工作納入「危險工種」,衍生的問題如生產力不足及養老金開支過大等又豈非始料未及的後果。
假如讀者細心留意,不難發現香港正走在希臘財困的老路上。繼六百八十億打造亞洲段價最貴的高鐵後,機場二號客運大樓在只啟用短短三年多後又因為設計有缺陷,現正密鑼緊鼓,準備耗資至少一千億元改建。究竟前朝財爺夏鼎基打造的理財、施政寶訓──量入為出、積極不干預,還在回歸後的高官們心中嗎?以現時特區政府坐擁四千八百三十億財政儲備,而每年赤字二百五十億,再減去上述兩項基建支出,究竟政府還應否以公帑補貼六條離島航線的營運呢?船公司假如認為航線賺不到錢,大可以放棄經營權而讓給其他公司營運。但現在船公司只是高調要脅而不是直接放棄或私下談判,原因只有一個:不是賺不到錢,只是不夠多,所以最好可以有政府的補貼,增加盈利。

衍生始料不及後果

在高鐵一事之中,筆者已經明白金額多少,並不是一個影響特區政府行事的因素。問題在於政府施政的大方向。為甚麼華人財爺都樂於花錢補貼這、補貼那;補貼迪士尼、補貼西港島線、補貼船公司維修,而美國即便不是補貼,只是借貸予通用及佳士拿便已大發雷霆。除了金額,筆者更關注特區政府「揮霍補貼」、「積極干預」所帶來的弊病:補貼迪士尼令其不思進取,每每給自食其力的海洋公園打得節節敗退;徵收膠袋稅以減少膠袋用量,怎料膠袋產品不跌反升。其他「始料不及的後果」諸如引發商賈營商時的道德危機(MoralHazard)、揹上官商勾結的罪名及影響自由市場的運作等。究竟高官們是否要等到油盡燈枯、債台高築時才會想起令香港成功的量入為出和積極不干預政策?

陳學楷
澳洲GriffithUniversity政治及國際關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