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20國集團(G20)會議雖未提到人民幣升值問題,但市場已預期人民幣會小幅升值。前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樊綱指,中國需要更具彈性的人民幣,以應對通脹和日益增長的大宗商品進口需求。不過,中美之間的貿易失衡問題,並不能通過人民幣升值來解決。
升值難解中美貿易失衡
管理通脹預期為人民銀行今年工作重點之一,建銀國際指出,鑑於當前政府對房地產市場調控帶來的市場負面情緒,以及對外資投資內地房地產的限制,該行假設在2010年人民幣升值3%至5%的情況下,主要城市的房地產價格不會令通脹明顯出現。
樊綱預計人民幣在未來會更具彈性,但他無法預計具體時間和升值幅度,僅指一個長期逐步升值方式會較好。國務院智囊之一、社科院旗下國際金融研究院副主任張明估計,人民幣滙率上下波幅,在今年第二至第三季有機會擴闊,預料今年人民幣將升值3%至5%。
摩通料人民幣年底見6.5
摩根大通董事總經理李晶則明確指出,美元兌人民幣將在今年底將見6.5水平,人民幣於年內升值4%至5%。
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周其仁指出,中國為維持現有滙率機制,人行必須每日買入流進中國的外滙,而此將導致基礎貨幣過剩,事實上,該問題自03年以來一直存在。
周其仁認為,人行必須在維持內地物價穩定及捍衞人民幣固定滙率機制中二選其一,他建議中央可動用財政收入,購入流進中國的外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