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的《笑忘書》有一句名言:「人類對抗強權的鬥爭,就是記憶對抗遺忘的鬥爭。」
若把這句話反過來讀,那就是:人類對強權的馴服,就是對記憶的徹底遺忘。
陳冠中的小說《盛世:中國,2013年》,講的就是在集體遺忘下出現的中國的盛世。不僅是中國當權者把什麼反右、大躍進、文革、八九六四等等有關的報道、著述都封閉,而且幾乎所有中國人也對這些舊事失去興趣,都願意選擇忘記,於是盛世就出現了。
多數中國人都自我感覺良好。同時,所有人對六四一臉茫然,對於文革也只剩下青春期懷舊浪漫。這讓一個仍愛批評中國的女子顯得完全不合時宜,成為一個眾人眼中精神異常的女子,甚至自我懷疑起來:「我真弄不懂,是他們變了,還是我有毛病?」
小說中有一段講一個來自台灣的文化人老陳,每月第一個星期天晚上都到商人簡霖的會所,與他一起喝紅酒,看老電影。有一次看的電影是《千萬不要忘記》,那是1964年拍的故事片,那時毛澤東提出「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電影就是緊跟形勢拍的,也預告了文革。諷刺的是,到了現在,卻偏偏要人忘記過去發生過的所有「階級鬥爭」,這樣才有盛世。
而盛世來前,有二十八天,是完全在所有報道文字中消失的。這二十八天,一週是放縱社會的無政府主義的混亂,三週是嚴打。手法和反右時一樣。但老百姓因混亂而接受了專權政治的嚴打強權,並都選擇了失憶。這是與昆德拉所追求的不同的中國特色的盛世。
已有許多人談《盛世》了。我剛收到時翻了一遍,最近重看,覺得真是寓意頗深,不愧是一個香港文化人長期在北京生活所觀察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