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酒渣是一種經常反覆發作的慢性皮膚炎症,患者臉上會有明顯疤痕及紅斑,原來酒渣也會「上眼」,病情嚴重更可致盲。有年輕患者右眼數年間發炎近50次,眼角膜幾乎穿破,只餘下一成視力,即使以羊胎膜修補,視力只能回復至兩成。有眼科醫生提醒女士需避免化妝品入眼,可減低眼睛發炎風險。 記者:梁瑞琼
今年20多歲、任教學助理的楊小姐,自13歲開始眼睛經常發炎,雙眼每次均紅腫、流眼水及視力模糊,通常只以醫生處方的眼藥水治療。到06年底她的右眼再次發炎,眼珠上滿佈白色疤痕,更有大量血管增生,視力更模糊,求診發現受眼睛酒渣影響,眼角膜近乎穿破,只餘一成視力,需接受手術以羊胎膜修補角膜。
惟羊胎膜不能代替角膜,只能提供生長素及養份,讓角膜自行修補。楊小姐手術後右眼視力只提高至約兩成,眼睛發炎也未停止,對喜歡運動及藝術創作的她打擊尤重,「距離感好差,有次望唔到樓梯差啲仆落去,打籃球、羽毛球又成日打唔到個波」,接受治療後,近年發炎減少,待病情穩定後,她可接受角膜移植,令視力完全恢復。
嚴重或導致失明
香港港安醫院眼科專科醫生龐朝輝指,酒渣又名玫瑰痤瘡,是一種慢性、反覆發作的皮膚炎症。患者的臉部、雙頰會有熱潮紅,反覆發作後更會呈紅斑,部份痤瘡會含膿。酒渣成因不明,或與血管構造異常、真皮層基質退化等有關。
他表示近六成皮膚酒渣患者會同時有眼睛酒渣,導致眼瞼或結膜發炎,並出現眼睛痕癢及乾澀等症狀,兩成更是先有眼睛酒渣,再出現皮膚酒渣。眼睛酒渣常見症狀包括眼皮灼熱、紅腫、眼乾、沙礫式刺痛、怕光及眼瘡等,嚴重者更會眼皮發炎、角膜發炎、血管畸形,導致角膜變薄,甚至穿破,導致失明。
內地有研究指約一成眼科門診個案屬眼睛酒渣,大部份症狀為結膜炎。龐朝輝提醒女士化妝要小心,避免將假眼睫毛等跌入眼內;眼皮出油較多人士,也是眼睛酒渣的高危族。抗生素、人工淚液等可改善眼睛酒渣,及早治療可避免視力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