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後十五天是「穀雨」,剛過去。暮春三月最後一個節氣,池塘裏出現浮萍,五天後班鳩在枝頭鳴叫拂羽,再五天,戴勝鳥便飛落桑樹上,農村婦女準備採桑育蠶了……古老中國時令節氣有自然景觀和百姓行事,年復一年,回黃轉綠皆有定數。
原來牡丹也在穀雨這天盛開,所以又叫「穀雨花」。豪門名族相約觀賞雍容艷麗富貴花,與勤勞鄉下人成為對比。各有各的命,各有各的生活,沒所謂對錯。
你在那兒說諷刺?不一會已「立夏」了。到了農曆四月下旬,春天播種的植物已長大,天氣開始熱了,都想吃解渴的水果。
這一陣我們可以在日式百貨公司買到「日向夏」水果和蛋糕丸子等製品。它是日本宮崎縣特產柑橘,與一般柑橘不同,內層白皮甜度亦高,且含豐富纖維素,把外表黃皮薄薄削掉,白皮連鮮黃果肉一起切片來吃,帶着獨特清香。
京都百年老店「老松」(在嵐山),花費心思時間特製「夏柑糖」點心,把柑橘挖空作盛器,原汁果凍再嵌入冷藏。每個一千多圓。因季節限定(四至九月),很多客人三月便已預訂。
等到夏天也等到「日向夏」點心,是沈悶的等待中一點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