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針:胡錦濤的人事挫折 - 張華

探針:胡錦濤的人事挫折 - 張華

擾攘近一年,新疆的高層人事,終以胡錦濤受挫、江澤民獲勝告終。被視為胡錦濤「團派」大將的新疆「一把手」、區委書記王樂泉被撤職,轉任中央政法委副書記,而接任的張春賢則是江澤民刻意栽培的才俊。這次人事變動,不僅事關「團派」及「江系」勢力消長,對兩年後中共十八大的人事安排,也會造成衝擊。
去年七月五日,數以千計的維吾爾族青年在新疆首府烏魯木齊市中心,抗議遠在廣東的維族工人被漢族打死打傷。示威遭到軍警武力鎮壓,維族則襲擊漢人洩憤,最後演變成大規模暴力事件,官方稱近二百人死亡。之後,漢人不滿治安惡化,加上當地貪污腐敗嚴重,也走上街頭抗議,並高呼「王樂泉下台」口號。
當時,為緩和各界對王樂泉的不滿,中央將王的兩名愛將,烏魯木齊市委書記栗智及區公安廳長柳耀華撤職,但黨內外要求王樂泉下台的呼聲並沒中止。王樂泉主政新疆十五年,以暴力、高壓去維持表面穩定,令他升任政治局委員,但維族咬牙切齒,埋下暴力反抗的種子。新疆漢維兩族同時上街,並把矛頭都對準王樂泉,說明他的治疆手法不得人心。
但要將政治局委員解職,殊非易事,且意味着要全盤否定過去以暴力治疆的政策,更何況王樂泉與胡錦濤的關係密切。因此,王樂泉雖低調了很多,但並沒下台。直至上星期五(二十三日)政治局會議,決定在新疆推行新政策,包括各省市對新疆進行對口支援等,才撤消王樂泉職位。
至於接任的張春賢,原為湖南省委書記,是「江系」最年輕的幹將。他與江澤民並無直接關係,但其仕途的大恩人、前機電工業部部長何光遠,則與江澤民淵源甚深,五十年代一起到蘇聯留學,回國後又同在長春第一汽車廠工作。江澤民主政時,張春賢仕途順遂,九五年只是雲南省省長助理,三年後即升為交通部副部長,到○二年更越過多位排名靠前的副部長,一躍成為交通部長,年僅四十九歲。
對北京而言,新疆不僅關乎民族團結、國土完整,更是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能源基地,中亞地區的石油、天然氣都滙聚於此。因此,張春賢入主新疆後,在兩年後中共十八大進入政治局的呼聲高漲,也凸顯江澤民在今天的人事安排,仍有相當大話事權。
至於胡錦濤,今次作出讓步,讓王樂泉提前下課,原因不外乎希望盡快了結新疆問題,卸下王樂泉這個包袱,以免影響到他在十八大人事安排的主導權。無論如何,江澤民在中共十八大的人事安排前哨戰,已先勝一仗!

張華
逢周二、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