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頭圍道塌樓死者家屬炮轟屋宇署遲遲不交代誰要為意外負責,家人無法透過法律途徑追究責任。不過,有律師指出,即使署方報告仍未能交代人為責任,家屬仍然能夠在合理懷疑下,向業主及承建商提出索償。
同時申請法援
律師梁永鏗表示,塌樓意外中,馬頭圍道45J的業主表面上已有法律責任,「例如佢有冇做好足夠維修同定期保養?」他說若家屬能取得多一點證據,能證明承建商或工人有份破壞45J的結構支柱,便可以向他們一同索償,「同樣可以向法律援助署提出申請。」他指出,最終的賠償金額由法庭決定,由被裁定有法律責任的人士負擔,「就算之後可能證明咗某啲人唔需要為意外負責,只要有一個就夠,可以由佢負擔晒所有賠償額。」
市區重建局發言人昨晚表示,若45J最終捲入官司或被民事索償,局方會暫緩收購45J行動。政府發表財政預算案時公佈,市建局將動用14億元重建馬頭圍道45J及鄰近的樓宇,涉及159個業權及540個住戶。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