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季,我曾經寫過一段關於我一位舊朋友AlanWoods的故事,他是香港的一代賭神,靠賭錢贏了豐厚身家。在70年代末期,身為精算師的Alan,學懂在「21點」的賭桌上數牌,從此成為一名職業賭徒,贏遍多個賭場。
80年代初期Alan移居香港,並加入一個利用電腦程式計算馬匹勝算的集團,其後在90年代初因意見不合而拆夥,並自立門戶。
我在90年代尾認識Alan,當時他主動接觸我,問及沽空納指的事宜。有一段時間,他是我最大的客戶,也是我要好的朋友,他的身家估計有數億美元。
計算機會率極重要
貴為香港的賭神,Alan通過電腦程式揀出心水馬匹。比方說,Alan的電腦程式顯示一匹馬的勝算為40%,而外間卻認為該匹馬只有5%勝出機會,那麼Alan就會下注在這匹大冷門馬身上。雖然該馬匹的勝算並不很突出,但假如跑出,回報會相當和味。
我提到Alan的威水史,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無論是作為一位賭徒或一位投資者,他都十分專注,而且很有紀律。每逢有賽事之前數日,Alan都會足不出戶,不會浪費時間。第二點就更重要,Alan真真正正明白到機會率、風險和回報的關係。
要像Alan那樣贏大錢,大家就要有一套完善的策略,並有紀律地實行出來。從Alan等職業賭徒身上,我們學到了一些功課。須知道,市場上偶爾會出現一些難得的買入或沽出的絕佳機會,這些機會卻不是一定會自動「送上門」,而且不是時常會出現。
舉個例子,在2008年底至2009年初期間,美國標準普爾500指數極度超賣,較200日移動平均線還要低30%。我不是「馬後炮」,重提標普指數在2009年3月見底後一定大升,而是要指出當時股市反彈的機會率大大提升。但我察覺到,只有很少投資者懂得把握機會,在2008年10月至2009年4月期間趁低吸納股票。
港股暫難大幅上升
我個人認為,那麼多投資者錯過了在2009年初入市掃平貨的機會,原因是他們在2008年輸了很多錢,被嚇怕了。所以,在市場插水時,投資者不應過份悲觀;而當市場節節上揚時,大家也不要被勝利冲昏頭腦。
我並非要吹噓自己有多醒目,而是希望透過自己以往的犯錯,以及Alan的成功之道,提醒大家切勿貪勝不知輸。
在現階段,我不認為港股有特別大的上升空間,但這也並不代表股市會崩圍。可是在中國內地出現一些利淡經濟消息的情況下,香港也難獨善其身。
麥嘉華
(本欄隔周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