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新一期《瞭望》新聞周刊引述宏調部門權威人士稱,以房價為主的資產價格暴漲,成為通脹預期增強的主因,不但是潛在推動中國經濟虛高的重大可疑因素,更有可能成為未來經濟健康復蘇的最大威脅,阻礙中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攔路石」,中央須以「霹靂手段」處理房價。
熱錢炒高GDP增長存憂
該人士稱,當前的價格問題不是實體經濟過熱所導致,而是流動性過剩下投機炒作引發的資產價格虛漲,首季國內生產總值(GDP)高達11.9%的增長率,「包含潛在的不穩定性」。
海南省日前公佈,首季GDP達479.67億元人民幣,按年增25.1%,為1993年以來同期的最高增長,幅度更為全國之冠。不過,海南省統計局局長、新聞發言人符國瑄表示,房地產對總體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35.1%。
樓價令經濟虛高,大宗商品價格大漲亦推高資產價格,最終將令企業經營出現困難,加上收入分配不合理的差距繼續擴大,導致內需和自主增長的可持續性較弱,故中央不能不整頓樓市。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認為,處理高房價不能採取全面緊縮需求的政策,否則會與保增長目標出現矛盾,目前採取收緊按揭貸款的政策很好,既防止過量貨幣流向房地產市場,也有效地抑制購房需求的快速擴張。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袁鋼明提出,當前中國經濟回升仍不穩固,抑炒風只須提高房地產利率即可,若一刀切打壓,或令經濟出現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