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的性別(下) - 高慧然

作家的性別(下) - 高慧然

當然,我有自己鍾情的作家,只是,在閱讀一個作家的作品時,我極少考慮到作家的性別。我想,一個好的作家,很多時候必須是中性的,他站立的位置,他看問題的角度,他視角的切入度,他剖析問題的深度,最好能夠超然於他的性別之外。一個好的作家,最好還能夠擁有超然他年齡之外的無齡優勢,像孩子一樣永遠保持童真,又像老人一樣擁有一雙具穿透力的慧眼,像少女般敏感,像智者般恬淡,歲月的風霜褪盡後,臉上是雲淡風輕的悠然。
所以,我是一個比較奇怪的讀者,捧起一本書的時候,我不希望看到太多作者的個人資料,作者的年齡、性別、生活背景、婚戀資料等等,都會讓我們不期然給予一個人主觀判斷,從而影響閱讀時的客觀性。如果我真的熱愛一個作家,我只想透過他的作品探索他的精神世界,而不是其他。
第一個令我深深着迷的作家應該是馬奎斯,《百年孤寂》那種突破思維框架的魔幻、奇詭想像,作者自創的天馬行空的表達方式,早已超逾了男性作家本能的對邏輯與理據的遵循。而我拜服的另一位作家,偵探女王阿嘉莎克莉絲蒂,那種冷眼旁觀的淡定,化學家的縝密細緻,作品嚴絲合縫的邏輯性,又何曾受性別的影響作繭自縛?
作為一個讀者,我漠視作者的性別。作為一個作者,寫作的時候,我願意暫忘自己的性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