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標題,也許你會認為我反對最低工資的立法。對,我曾經是。
自由市場的理念像一個自然定律,它解釋了很多現象,尤其在經濟上。但不要忘了,人類的出現,就是反自然定律而成為萬物之靈。因為人類有智慧。自由市場的理念也應該與時並進。
為甚麼企業不可倒閉
反最低工資的主流理由,是它增加了營商成本,有企業(尤其中小企)將需要刪減人手,甚至造成倒閉,令失業率上升,最終危害勞工的就業機會,尤其老弱的一群。我相信這是真的。聽到一些支持聲音在這一點上爭論實在令人啼笑皆非。
但最低工資是需要的,張廿蚊的出現令我更確切相信這點。香港可以在世界貧富懸殊方面名列前茅,功能組別一類的特權政治實在功不可沒。
為甚麼企業不可以倒閉?自由市場汰弱留強,員工是,老闆都是。不能倒閉的企業才是問題,也是現在造成美國,甚至全球經濟危機的原因。
香港不需要劣質企業和不合格的老闆。企業的優良,在於它營利的能力。要依靠壓低工資,剝削工人才能生存的企業,不要也罷。劣質的企業倒了,市場在,新的企業自然應運而生。政府要建設維護的是市場和營商環境,只要最低工資的定位能保持香港對外的競爭力,我們不應害怕劣質企業的倒閉。它們在自由市場的觀念上是沒有價值的。
最低工資應高於綜援
假設香港綜援水平是合理的,那最低工資應該比它高。如一個人辛勞工作所得的比領取綜援還低,在市場上是不合理的。我們不能期待不合理的事可以長久存在。最低工資如果低於綜援水平,等於鼓勵現時所有低工資員工辭職領綜援。那代表政府在提高香港整體勞動力和競爭力上完全失敗。
紓緩香港的貧富懸殊,最低工資是需要的,但它也不是完美無瑕。它促進了企業和老闆之間的汰弱留強,同時也加劇了勞工之間的。低技術和老弱人士失去了用廉價提升自己競爭力的機會。政府應該在一些低技術工種上,有限度地容許企業以較低工資去聘請一些老弱人士,解決弱勢社群的就業問題,也減少年輕和高學歷人士去和弱勢社群競爭。對於年輕和高學歷人士的就業問題,政府應着手鼓勵支持多元化高價值市場和職位。搞基建只能短時間解決建造業的就業問題。你(政府)叫一個八十後或大學生去洗碗洗廁所,還妄想他會出來多謝你嗎?
AlbertPoon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