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假 - 張灼祥(拔萃男書院校長)

戲假 - 張灼祥(拔萃男書院校長)

一○年四月看岸西導演的《月滿軒尼詩》,為了看湯唯第二部作品。一如當年看《色戒》,是為了看導演李安如何把祇有短短二十多頁的張愛玲短篇,拍成一套影像意象俱極之豐富的電影。那時可有點好奇:○六年見過與一班青年演員(在《色戒》,他們飾演天真、幼稚、愚昧的愛國青年)圍讀劇本的湯唯,戰爭到來,容貌樸素的湯唯,被迫去扮演另一角色,與愛國青年設下美人計,為的是刺殺漢奸易先生。戲中的湯唯真正身份是愛演話劇,國難當前,青年自當捨身救國。叫她去扮演風情萬千女子,我們看了,不信那是真的,易先生竟然信了,有點不可思議。
在《色戒》有一場戲,湯唯全裸演出,卻予人沒半點「色情」成份,李安不是以此作為賣點,湯唯的全裸,乾乾淨淨的,與飾演易先生的梁朝偉床上肉搏,難度極高,看起來,倒像裝置藝術、行為藝術。
湯唯的王佳芝角色,一名愛國大學生去扮演一個超乎她實際年紀和經驗,略見風韻的少婦,在兩種截然不同身份之間游移,倒得心應手。湯唯把角色掌握得很有分寸。這位王佳芝扮演角色過於投入了?以至對易先生動了真情,那是否符合張愛玲的想法,並不重要,那是導演李安眼中的王佳芝,由湯唯演繹出來。
四年過去,湯唯成為落難軒尼詩一間小店的南來女子,顯得有點委屈,按照角色的修為,她該有更好的選擇,更多的可能性。在灣仔區生活的湯唯,如何捕捉愛情感覺,一點不易,那可不是不吃人間煙火的情愛。
五十年前,在《蘇絲黃的世界》關南施只能扮演一名灣仔吧女,與老外威廉荷頓展開一段沒法開花結果的愛情故事。湯唯幸運多了,遇上懶得要命的張學友,卻是有情人終成眷屬,屬現代童話外一章,儘管不怎樣浪漫,岸西卻讓我們相信,踏實人生,本該如此。
世事難料,《傾城之戀》中的白流蘇和范柳原,戰爭的到來成全了他們,可以一起了。湯唯寄人籬下,套用張愛玲參差的對照說法,她「祇能如此」。即使祇能如此,湯唯演出南來少女的倔強,平凡中仍見不平凡,演這樣的一名尋常女子,比演傳奇人物王佳芝難度更高。
湯唯演繹這角色,沒有誇大,她進入角色,透過具體生活細節,演得極有節制,有時與其他女性演員的角色演繹有點不協調,但這無損《月滿軒尼詩》的節奏感,可觀性。
祇見過李安一面,也祇見過湯唯一趟,與李安談了不足半個小時,那是○六年他到香港找外景時的一次見面(結果導演祇借了一批禮堂的舊木椅,都搬到港大陸佑堂,成為道具),看著湯唯圍讀劇本,她唸台辭唸得認真,像鄰家女孩,一定會把功課做好。
不是說其他演員在《色戒》不好,是湯唯為整套戲注入新的元素:生命力。她在《月滿軒尼詩》的演出,同樣為我們帶來驚喜。
演員能否在銀幕上扮演的角色,與作家的作品能否打動人心,那才重要。當年莫言寫過《紅高粱》後,有機會與這位新時期作家見面,接著又見了把小說搬上銀幕的導演張藝謀(那時他有點像日本作家三島由紀夫),最後在香港見到女主角鞏俐。那是鞏俐主演的第一部電影。她的演繹出色,一如章子怡的《我的父親母親》,湯唯的《色戒》,都是她們第一部作品,都是教人對她們日後所扮演的角色,有所期待。

《月滿軒尼詩》是湯唯的第二部電影,沒有教人失望。那麼,她第三部作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