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是「現在台」的擁躉,有英超、西甲、意甲和NBA等節目可看,基本上已滿足了對體育節目的胃口。有時遇上歐洲足球大戰,多數相約好友到酒吧睇波,或到對面街的茶餐廳花上25元(最低消費),和一班街坊邊「問候」邊睇波,也是宣洩壓力的好方法。
至於NBA呢?單是每個周末在ESPN睇波當然不夠,幸好網上尚有大量睇波方法;以朋友推介的直播吧為例( http://www.zhibo8.com/),
入到首頁,就見到未來一周的直播清單,詳列了內地各個電視台的連結,只要裝好插件,不消5分鐘就有波睇。雖然質素一般,但尚可接受;不過看得久了,眼還是會花。可惜NBA官網的internationalLEAGUEPASS未普及到香港,不然就方便得多。
有時決定看那個電視台,評述員的質素也是重要指標。不比文字傳媒有時間去消化新聞,現場講波要求往往更高:賽前要做足資料搜集、鏡頭下要即場分析、見到嘉賓要講出姓名、訊號中斷時要懂得執生,適當時候還要講講笑講講時事;真是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相比香港,國內評述始終不對胃口,像早前看廣東台,就連基本的技術犯規和故意犯規也弄錯,叫人氣結。
為了即將來臨的世盃,以及來季的英超,迫於無奈每月多花幾百元加裝「畸寶」;選擇越多、越是挑剔,當然希望其評述員可讓我享受更勝一籌的NBA和英超。
睇波與講波不可分割,專業的體育新聞亦然,近日風聞CCTVB有意以「小花」取代體育主播,妄圖以此挽回收視;3個遙控器在手,我選擇轉台罷睇,直到還我一個專業新聞報道為止。
文:仙道彬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