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上星期的「千歲宴」後,很多塵封了的記憶一一浮現,把我拉回二十年前的北京,還想起跟已故中共元老鄧小平的「一面之緣」。是六四鎮壓後才開始直接採訪《基本法》起草過程的,可以說是搭上《基本法》採訪尾班車的後輩。那時採訪得最多的是多種多樣的政制方案,甚麼「一會兩局」方案、「兩局共識方案」、「三三四」方案……,稍稍一不慎就會弄錯。吵吵嚷嚷幾個月後就到了最後一次草委大會,「一會兩局」制變成分組點票,令港人聞風喪膽的《基本法》第二十三條也決定加進來。完成了通過一百六十多條條文的繁文縟節後,突然有消息說中央最高領導人將會見全體草委,大家都在想哪位領導人會出席,他們會說甚麼話。
記得那天是個下雪的早上,人民大會堂附近的通道灰灰白白、斑斑駁駁,跟平常有點不同。早早起牀做安全檢查,然後被工作人員帶到指定位置等待領導人到臨。等了好一會,幾十個草委陸續進場,像拍畢業照那樣一排排的站好。接着,幾位中央領導人包括六四後上台的江澤民、萬里、楊尚昆逐一進場;最後是鄧小平。
不過幾個月前我還在維園大聲喊過「打倒鄧李楊」、「鄧李楊下台」的口號,這一刻突然看到鄧小平就站在二、三十米外,實在有點不大真實的感覺。當然知道鄧小平身材矮,可親眼看到的鄧小平比想像中還要矮。另一個名不虛傳的是鄧小平的四川腔國語真的非常難懂。他跟幾十個草委說了不超過一百字,我有把握聽得準的字不到三分一,其他只能估估下。還好眾行家都有類似的疑難;大家事後互相夾料,很快知道鄧小平沒有說甚麼大道理或政策指示,只是說些感謝、褒獎的客氣話。
除了可以跟鄧小平有「一面之緣」外,搭上《基本法》尾班車還有另一意外收穫,就是得到一本中國政府送贈的精裝版《基本法》,還以金漆燙上我的名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