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人生原本是一首憂鬱的爵士樂,他的母親卻用愛心一筆一筆地填上彩色繽紛的歌詞。為張學友新大碟填了4首歌的填詞人蘇偉健(筆名喬星),出生時意外腦缺氧,自幼四肢痙攣,全靠母親譚詩慧忘我的照顧及栽培,他衝破了傷殘與健全的界限,業餘填詞外,更成為協助傷殘人士的註冊社工。
智商過百入讀中大
今年61歲的譚詩慧也懂得哼幾句兒子為張學友填寫的新歌《DoubleTrouble》,但她大半生照顧痙攣兒子的艱辛就不只是雙重煩惱。她回憶偉健15個月大時,發現他因出生時缺氧而有四肢痙攣的後遺症,簡直是晴天霹靂,之後便是整整20多年無分晝夜的照顧與憂心。每個正常小朋友都自然學會走路,她卻要每天風雨不改地陪他踏單車來練習步行。
由於測驗顯示偉健智商超過100,她不甘心,於是設法讓他入讀正規的小學及中學。她更親筆寫信給考試局要求特別安排,令偉健成為本港首名用電腦應考高級程度會考的傷殘學生,取得3優的優異成績入讀中文大學。
但她也有差點崩潰的時候,偉健10歲時問母親:「點解要畀個殘缺嘅身體我,不如弱智埋仲好,一了百了。」他中三那一年,更因受不了同學譏笑索性逃學,成績一落千丈,全班考第尾。她沒有打罵,反而耐心地每晚聽偉健傾訴,最後他也重新發憤讀書。
偉健表示,自己也是近年才打破自悲的心魔,03年他失業又失戀,陷入人生低潮,但社工朋友找他到學校演講,分享自己的經歷。在過程中他突然想通了,「其實人無分健全或傷殘,每個人都有健全嘅地方,亦有傷殘嘅地方。」例如他懂得填詞,很多健全的人卻未必懂。
新書寫廿年來經歷
與兒子一起跨過人生一度度難關,譚詩慧用了3年時間把經歷寫成了一部書《給兒子的信》,希望鼓勵其他要照顧殘疾家人的同路人。她說:「諗番起當年的困難,一路寫一路喊,寫到變成抑鬱症,要食藥。」
記者:麥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