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進入季後賽,以牌面實力及爭勝決心衡量,都應該是騎士奪冠呼聲最高,唯一是戰術比較單調,縱使人腳相當齊整,每當去到賽事末段關鍵時刻要搶分的話,還是靠勒邦占士單打獨鬥,上季便是被魔術困死大帝,以致大熱倒灶。今年陣容更強,只要教練夠膽變通,應該不會有太大阻力,唯一最大對手應是魔術。
今季矚目,除了因為NBA球隊貧富懸殊,令幾支強隊得以收集天下兵器,令強隊對戰戲碼變得更加精采,還有之後的自由球員的去向,會很視乎今次季後賽的結果。以熱火為例,便未必留得住獲迪。
和NBA大牌球星續約,至少3至5年,年薪以千萬美元計,球隊老闆的風險非常高,一旦入錯貨,會有一段相當長的低潮要捱,76人及快艇分別落錯注在白蘭特及巴朗戴維斯身上,便是反面教材。
假如自己是NBA球隊老闆,最大的戒心,會是收購鳳凰城太陽的球員,就算是A史杜達米亞也不例外。理由是尼殊實在太勁,在這個超級控衞的幫助之下,太陽球員普遍會交出偏高的統計數據,令身價水漲船高,一旦離開太陽,失去尼殊的幫助,表現便大打折扣。
上述概念,在股市中一樣用得着,中資公司要看政策,中央可以看成控衞。在有利的環境中,股價便會飛騰,但一旦失去靠山就打回原形,最明顯的例子,是兩年前風光的基建股,失勢之後便無力翻身,買錯這些不是那些順流逆流都能夠交出成績的公司,一樣損失慘重。
文:黃國英
豐盛融資董事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