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古典音樂遇上新科技,兩者會迸發火花,還是勢成水火?全球知名的華人鋼琴家郎朗,上周一在美國三藩巿演奏時,突然拿出蘋果iPad平板電腦,用軟件來「演奏」一曲。一向在黑白琴鍵上飛舞的指尖,這回變成在顯示屏上跳動,但效果同樣技驚四座,博得全場掌聲與笑聲。
郎朗當晚是與德國石荷州音樂節管弦樂團(Schleswig-HolsteinFestivalOrchestra),在戴維斯音樂廳(LouiseM.DaviesSymphonyHall)一起演奏。演奏了多首貝多芬和莫扎特的作品後,到encore時,郎朗突然拿出一部iPad,用「魔術鋼琴」(MagicPiano)軟件,單手演奏俄羅斯歌劇《薩爾丹沙皇的故事》中的幕間曲《野蜂飛舞》(FlightoftheBumblebee)。
27歲的郎朗站在台上,用左手拿着iPad,右手好像上了摩打一樣,在顯示屏上勁彈,逗得台上的樂師和台下的觀眾哈哈笑。這軟件是由美籍華人王戈創立的Smule公司研發,它預錄了多首歌,使用者只要觸碰顯示屏上不斷閃出的光點,就能「演奏」出名曲。
奏《野蜂飛舞》 全場拍掌
郎朗是鋼琴家,即使在電腦上彈琴,也特別精采。《野蜂飛舞》節奏極快,但他不用看着顯示屏來彈,彈了六、七秒,軟件好像追不上他的手指速度,中間有些音不清楚。郎朗於是舉起手、停一停,然後再彈,就彈得很順了。郎朗一下子換成左手彈,然後又將iPad放在鋼琴上,用左手彈真鋼琴與右手彈iPad合奏。之後他又將iPad拿給指揮家艾森巴赫(ChristophEschenbach)彈,極盡視聽之娛,全場鼓掌歡呼。
原來王戈早已將iPad和軟件送給郎朗,但直至當日下午,兩人才有機會見面,他們還一起用軟件彈了幾首歌。看到郎朗當晚的表演,王戈說:「從沒看過任何人能像郎朗這樣彈。」郎朗在真鋼琴上現場演奏,讓觀眾欣賞到他的技術、情感和個人風格。當他用軟件彈奏時,又顯示出他對科技的欣賞和幽默感。在郎朗身上,傳統和科技編織出奇妙的效果。
英國《每日郵報》/CNET網站
郎朗簡介
‧1982年6月14日在瀋陽市出生(現年27歲)
‧3歲開始學習鋼琴
‧11歲獲第四屆德國青少年國際鋼琴比賽冠軍,並獲傑出藝術成就獎
‧13歲獲第二屆柴科夫斯基國際青年音樂家比賽金牌
‧14歲考入著名的美國科蒂斯音樂學院
‧2002年獲頒德國伯恩斯坦藝術成就大獎
‧2003年,獲美國著名青少年雜誌《TeenPeople》選為「20位將改變世界的年輕人」,是唯一入選的藝術家
‧2006年11月透過「優秀人才入境計劃」,移居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