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樓潛在供應增難救近火

新樓潛在供應增難救近火

【本報訊】運輸及房屋局公佈今年首季一手住宅供應統計顯示,已批出但未動工項目的潛在供應達9000伙,按季急升80%,為五個季度新高,加上未來3個月政府批出土地,最少涉及7000多伙,反映潛在供應量趨升。不過由於待售樓花及現樓跌至4.6萬伙的歷史新低,業界均認為「遠水難救近火」,無助解決供應短缺及樓價急升的問題。

首季動工量升32%

運輸及房屋局指出,今年首季有11個項目動工,涉及約4100伙,較去年同期升逾1.4倍,較對上一季也增32%;落成量4900伙,按年升2.1倍,按季升1.9倍。
未動工項目至首季止,可為未來3至4年提供約9000伙,包括2月由新地(016)投得、可提供約880伙的將軍澳住宅項目,未來數月也有多幅住宅地可動工,提供約3500伙。而未來供應的約5.5萬伙,當中約3.2萬伙是實用面積約754方呎以下的中小型單位。
據政府早前公佈資料,未來3個月將拍賣4幅住宅地及推出深水埗西鐵南昌站上蓋項目招標,提供單位逾7000伙,令今年潛在供應量最少逾1.6萬伙。
戴德梁行北亞區策略發展顧問部主管陶汝鴻表示,政府最近積極推地,將增加未來3至5年後的供應,長遠可令供求調節至正常水平,中長線樓價可平穩發展,但絕不能解決短期樓價急升問題,因目前供應實在少。

後市還看賣地成績

第一太平戴維斯估值及專業顧問(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陳超國認為,潛在供應增多,只輕度紓緩供應緊張問題,不足以令樓市調頭向下。他分析,未來數月樓價走勢,取決於政府主動拍賣的兩幅土地價錢是否符合預期。
韋堅信測量師行商業及投資部董事許偉國表示,政府已有清晰訊息增加土地供應,並會恢復不定期賣地,未來陸續有一定數量新供應,可以令樓市平穩發展,樓價不會再大幅飆升。
此外,據差餉物業估價署「2010香港物業報告」統計,今明兩年落成量共25217伙,當中14541伙為754方呎以下中小型單位。而落成量集中在元朗、沙田及將軍澳區,分別約4925伙、5542伙及5304伙。另去年空置率最高的地區為離島,達16.2%、其次是中西區的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