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足壇贏得最多國際錦標的「1哥」是誰?巴西?意大利?德國?
都錯,阿根廷及烏拉圭是也。兩支老牌勁旅均曾摘得桂冠19次,20世紀以還這對歡喜寃家共對壘達161次;首次碰頭於1901年,更是足球發源地、英格蘭本土以外的第一場國際賽!
烏拉圭於1934及1950年兩度奪魁,能永保雷米盃之榮譽,不過一箭之遙,但即無以為繼,眼巴巴看着同洲之巴西崛起;才不過12年(由1958至1970年)就後發先至,獨佔雷米盃於永遠,近年家道中落,屢屢靠遺材賽始能躋身決賽周。滄海桑田,令人慨嘆!
阿根廷則恰好相反,世盃戰績一如「倒吃甘蔗」,先苦後甜,首屆決賽敗於宿敵烏拉圭,屈居亞軍後,一等36年始能晉身次圈;遇上東道主英格蘭,竟又大演茅波,隊長被罰出場,不惜裝聾扮啞,賴死不走,飴笑大方!但誰笑得晚,笑得更燦爛,1978年,阿國有緣主辦世盃,終於取得奪冠以謝國人;不過,瑕疵顯現,光采有限。
原因是於次圈分組賽中,涉嫌賄賂秘魯放水,助之以得失球差力壓宿敵巴西,躋身決賽也;此說已得證實,當時之軍人政府為揚「國威」,不惜斥巨資買戰果,獨裁誤國,又添一例!阿根廷再次威震球壇,乃在8年之後,一代球王馬勒當拿,憑「上帝之手」及黃金左腳披荊斬棘,再奪金盃!
現時,這位蠱惑球王臨危受命,助阿隊出線後仍掌帥印,一如其恩師「煙鏟」文洛迪,坐擁年輕球王。今日美斯,之於當年馬仔,皆屬獨隻手回天之帥才,所差者,乃是前者之生蟲右腳,早已開竅,性格沉實,不若老馬當年粗狂;1982年,他初露頭角,即於對巴西一役,因踢人被逐,更似球王!
阿根廷缺沙維恩尼斯達
牡丹雖好,還須緣葉扶持。美斯出道以來,一直在巴塞盛世成長迸發異彩,但於國際賽卻是明珠暗投,遜色三分!試想想,現時阿國上下戰將,那有如沙維、恩尼斯達級數之拍檔?美斯仔能否脫離巴塞體系而上層樓?乃是肥馬如何為國爭光、顯露帥才之試金石。
觀乎阿軍名單,可謂有前無後、打死罷就。前鋒5人,除迪亞高米列圖年方30外,美斯(22)、希古恩(22)、阿古路(21)與泰維斯(26)均屬當打之輩,鋒力銳利,自不待言;但中場一將難求,華朗年過35,尚被視為指揮官首選,能不令人擔心?
後防平均年齡偏高,穩守尚可、助攻有欠,主力軒斯與森美爾顛峯已過,而迪米捷利斯及貝迪素雖不俗,但於稱霸而言,難當大任;老馬出道至今,已近30年頭,初放異彩,乃是得力於文洛迪破格用新秀,今日又何必抱殘守缺?阿國新秀,藏於國內聯賽而非池中物者,又豈是少數?
「窮則變,變則通」,馬帥解放思想,此其味也!見球壇、思公投,「泛民」主流諸君放棄成見、共策公投,又豈非回應權貴傲慢,為民鼓呼之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