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貼中央 遏止炒樓 態度堅決港府揚言留四辣招備用

緊貼中央 遏止炒樓 態度堅決
港府揚言留四辣招備用

【本報訊】中央政府連環出招壓抑樓市,特區政府也不怠慢,「曾九招」來勢洶洶。發展商最關心「三日前公佈價單」措施,紛紛打探措施力度,了解有否轉圜餘地。政府罕有地一日內數度澄清立場,最終表明決定加推單位也要三日前公佈價單,反映態度堅決,出招甚狠。政府更揚言留有後着,若現有措施成效不彰,將有至少四招備用。 記者:湯家明、朱連峰、程俊華

政府消息人士透露,政府一向希望樓市平穩發展,不想出現炒風,若炒風繼續熾熱,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日提及但未推出的壓抑炒賣措施,將隨時出台,當中四招包括調高2,000萬元以下物業印花稅、禁止摩貨買賣、規限樓花銷售對象,以及規定發展商在限期內推售所有單位;即使這些措施未能有效抑壓投機活動,政府尚有其他措施研究中,不排除再有新招,防止炒風升溫。
政府打擊炒樓措施中,發展商最關心的是首批單位的定義,以及三日前公佈價單兩項,因為這兩項最直接影響樓盤銷售,發展商再不能藉首批單位招徠,營造熱鬧氣氛後,再大幅加價加推單位,賺取最大利潤。

公佈價單規定 一改再改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日早上提出九招規管發展商買賣樓花,表示「發展商在出售任何數目的單位予任何人士時,必須於三天前公佈有關價單」,但未有明確表示這是否同樣適用於加推單位。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昨日下午會見傳媒時,指發展商如加推單位,亦要在三天前公佈價單。
不過,房屋署發言人昨晚接受查詢時,則改口指三天前公佈價單規定,是只限於首批推出的單位,發展商若加推單位則不在此限。其後,運輸及房屋局及房署發言人澄清,指發展商一旦加推單位,就要在三天前公佈呎價,方便市民參考。
由於政府已揚言措施若成效不彰,還有其他後着,業界亦提出一些建議,大多是從增加炒樓成本入手。資深投資者紀惠集團行政總裁湯文亮建議,即使新盤有單位取消交易,亦應該徵收釐印費而不可退回,以免發展商刻意托市,製造虛假成交。這招的作用是增加炒家的炒樓成本風險,令炒家入市前要三思。

料二手樓價今季跌5%

香港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曾淵滄表示,去年政府調高2,000萬元或以上豪宅印花稅後,樓市仍持續上升,他建議收緊樓宇按揭成數令樓市降溫,如九十年代將九成按揭降低至七成。這招目的同樣是要令炒樓成本增加。
有業內人士建議,就中小型住宅市場近期的熱炒情況,政府可考慮調高細價樓印花稅,將樓價101萬至200萬元物業的印花稅,由現時100元還原至樓價的0.75%。至於業界其他新招包括復建居屋及恢復定期賣地等。
地產評論員劉兆昌預期,政府未來會有更辣、更實在招數推出,如增加印花稅、主動賣土地,以及從銀行借貸方面着手。他估計二手樓價本季將向下調整,幅度約在5%以內。

打擊炒樓後着

《政府提出》
‧禁止摩貨轉售
‧考慮調高2,000萬元以下住宅印花稅
‧規限樓花銷售對象
‧規定發展商在一定期限內推售所有單位

《業界建議》
‧買家撻定都要繳付釐印費
‧將樓價101萬至200萬元細價樓的印花稅,由現時100元還原至0.75%
‧收緊按揭成數
‧復建居屋
‧部份樓宇只限港人買
‧恢復定期賣地及大量增加住宅土地供應

資料來源:政府及業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