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兒成長:溝通關懷有助消除疑慮

護兒成長:溝通關懷有助消除疑慮

家長問:我的兒子15歲,近期因一位同學輕生而變得脾氣暴躁,常把自己關在房中,我很擔心他會步同學後塵,不知如何是好?

防止虐待兒童會答:青少年可能因為煩惱、壓力,或遇到問題解決不了,以為輕生便可一了百了。家長須留意子女的情緒,鼓勵他們分享困難,一起積極面對生活上的種種挑戰。預防勝於治療,家長可注意以下幾方面:

有自毀行為應求助

1.青少年易受朋輩影響,模仿同學的消極態度來解決問題,因此要多留意子女的社交圈子,跟子女談論自殺事件,並了解子女對死亡的看法。

2.留意子女在言談間或功課文章內有否表示出無助的感受,例如:「我既然令你咁勞氣,好快你就唔使理我啦!」

3.不要只顧工作,忽略子女的需要。每日抽時間與子女溝通,令他們感到被關顧及欣賞。溝通過程中,增加正面說話。

家長可提出建設性方案,與子女一起考慮解決困難的方法,讓他們知道,無論遇到甚麼困難也有父母支持。倘若發現子女出現危險或自毀行為,應即尋求專業協助。家長可致電23892222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求助熱線。
防止虐待兒童會熱線:27551122
網址: http://www.aca.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