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樓價超高,蝸居難求,已嚴重影響中港兩地民生,緊隨中央近月重鎚打壓樓市,港府昨日公佈將於6、7月推出兩幅豪宅地皮拍賣,是八年來首次主動推出土地拍賣,亦標誌着政府親手摧毀堅持了六年的勾地制度。 記者:林志光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日在立法會指出,為顯示政府對增加供應的決心,決定在6月及7月舉行兩次土地拍賣,分別出售何文田前山谷道邨二期住宅地,以及山頂聶歌信山道住宅地,估計落成可提供約1,200個單位;並會繼續密切監察市況,多推另外四幅住宅地拍賣。
港府自04年第二次恢復賣地後,便一直只採用勾地制度,以市場主導,堅持不主動推地或恢復定期賣地,並自詡制度行之有效,終於導致近年樓價狂飆及新供應屢創新低,去年更只得7,160伙的歷史低位。若以02年底暫停賣地起計,政府已有八年無主動推地。
議員:不應為掌聲而做嘢
業界估計,上述兩幅土地預計為庫房帶來140億至170億元收入。政府昨日亦責成港鐵推出深水埗西鐵南昌站上蓋商住項目招意向,連下月拍賣的兩幅東涌及粉嶺住宅地,政府未來三個月供應的土地,預計可建約7,300個單位,相信是過去十多年來難得一見。
測量師陳超國表示,政府如不改變現行土地政策,如恢復定期賣地,難以扭轉供不應求的局面。測量師陳昌傑及彭兆基俱慨嘆,政府早就要增加供應。彭氏直指「家已經遲咗幾年」,現在才主動賣地,相信是藉製造供應充裕訊息,為樓市降溫,但他認為供求失衡短期內難解決。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李永達認為,本港樓價高企源於土地供應不足,「今次話賣嗰兩幅地,一早定咗會賣,土地供應根本冇增加過。」立法會地產界議員石禮謙強調,市場應自行調節運作,不應由政府干預,「政府唔可以為掌聲而做嘢」。商界代表林健鋒不評論曾九招是否有效,認為需時了解,但認為「家最大問題係土地供應唔夠」,令樓價未能自行調節。
學者:干預市場開壞先例
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署理系主任鄒廣榮則較堅持採用勾地制度。他認為政府今次主動賣地開了壞先例,有干預破壞市場運作之虞。他說,勾地制度行之有效,由市場主導,只是有不完善地方,如政府不公佈地皮底價,結果經常試勾失敗,「可能因為要成日更新底價,政府怕麻煩啩。」他指,拍賣地皮也要公佈底價,「既然係咁,點解唔喺勾地表做埋?」
此外,陳昌傑稱,短期內有如此多供應,多少對有意入市的買家產生心理影響,投資者也會抱審慎態度,未來樓價升勢料將拖慢。
政府主動推出拍賣兩地皮
山頂聶歌信山道103號
地段:內地段9007號 用途:住宅(丙類)
地盤面積:250,930平方呎
地積比率:約1.29倍
可建樓面:324,862平方呎
高度限制:13層
何文田佛光街與忠孝街交界
地段:九龍內地段11175號 用途:住宅(乙類)
地盤面積:173,849平方呎
地積比率:約5倍
可建樓面:869,247平方呎
高度限制:約25至30層
註:兩地皮共可提供1,200伙
資料來源:地政總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