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頭放着剛剛買入的張愛玲新作,本版編輯小姐多番頻撲,好心傳短訊來告之在那裏買到。我把它擱在電腦旁,忍不住摸上手的,卻仍然是書頁已經摺了很多角的努蘭醫生的兩本書TheSoulofMedicine《醫魂》和HowWeDie《死亡的臉》。兩本書是近期我們家裏常常閒話的課題,老公和我各自捧讀不同章節,閒談時覆述內容,先會問對方,你還未看過這一節吧,像讀書競賽。
這一晚翻閱《死亡的臉》294頁,小副題是「怕痛的律師」,心不期然隱隱作痛,想到我們的朋友也是律師,跟努蘭醫生這位朋友一樣,都是胖子,褲子頂着一截大腩肉。知道他生病的消息,我即時啞了。不曉得為病患朋友說上什麼話,才能招收良好效果,雖然不是醫療上的功效,但適切的慰問,可以減輕好朋友的痛楚不安,這是任何人絕不會吝嗇做的。可是,世上會有這麼百搭靈光的問候語嗎?努蘭醫生告訴我們,醫生往往不忍帶走病人的唯一希望,因而陷入善意謊言的泥淖中。連醫生也要砌辭,其他人又如何向病者建議,無謂一味追求虛幻而無功的療法,因為這樣做通常徒增死前痛苦,為此浪費生命最後幾個月的光陰而終究難逃一劫,甚至增加自身與家人至愛的無窮負擔。而努蘭的書,正好向讀者教路,讓大家準備好,盡可能知道死亡的各種狀況,心裏有底,才能圓滿生命最後的歷程。不過當面對自己的親兄長罹患末期腸癌時,努蘭醫生明知已經沒有任何療法能夠延緩生存機會,他還是降服於誤導性的希望下,為此,兄長死前接受了徒勞無功但極度摧殘的治療。
希望我能跟朋友照常開玩笑問他死得未,他大聲回應「你死我都未!」嗯,我家裏沒有通勝,就當努蘭醫生兩本書是,用來睇門口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