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嬰淥傷調查疑團仍未釋

男嬰淥傷調查疑團仍未釋

【本報訊】瑪嘉烈醫院兩周前發生三個月大男嬰由護士洗澡時疑遭淥傷事故,據悉,該院成立的調查委員會已開會及會見有關護士。該護士堅稱有試水溫及按程序為嬰兒洗澡,由於嬰兒洗澡期間沒有第三者在場,事件至今仍有很多疑團。委員會初步認為當時水溫太熱才燙傷嬰兒,或會諮詢其他專家意見解釋嬰兒傷勢。

護士堅稱有試水溫

據悉,調查委員會已向涉案護士及多名同病房員工錄取口供,並到當日男嬰洗澡現場視察。事發於本月9日,女護士指有用手測試水溫,認為合適後再以恒常方法抱男嬰洗澡,過程中男嬰表現沒異樣。直至洗澡完畢放回嬰兒床,才發現男嬰出現紅腫等情況,但不察覺由洗澡引致。
據悉,當時沒有第三者目擊男嬰洗澡過程,該處也沒有閉路電視;其間同病房員工沒發現病房有異樣。該男嬰沒有先天性疾病等因素,導致他較易灼傷。
據悉,雖然護士堅稱依足程序為嬰兒洗澡,但委員會初步傾向認為因水溫太熱,才令男嬰二級燙傷。事件至今仍有很多疑團未能解釋,如為何嬰兒洗澡後,只灼傷背、臀及下體等,但雙手及胸口沒受傷。委員會或會諮詢其他專家意見,解釋嬰兒傷勢。
瑪麗醫院指男嬰現時情況良好,據悉本月內可出院。涉案護士至今仍未恢復上班。病人互助組織聯盟副主席張德喜表示,即使事件中沒有員工承認錯誤,委員會必須達致一個令嬰兒父母及市民信服的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