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高樓價下 社會矛盾難解決

特稿
高樓價下 社會矛盾難解決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不惜拋出「曾九招」,下重手規管地產商的樓花銷售手法。有官場中人指出,整個政府高層均明白,現時社會不和諧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高樓價,以及地產商以不公平手法賣樓。但政府認為推倒樓市非解決問題最佳方法,反而損害已置業市民的利益。有立法會議員認為,政府的措施未夠果斷,難以在短期內解決樓價引發社會矛盾。

憂推倒樓市打擊經濟

有政府中人指出,自特首曾蔭權去年發表施政報告,關注豪宅炒風,整個政府高層一直關注樓價走勢,以及市民對地產商售樓手法的不滿,因為,這正正是市民怨氣其中一個重要來源。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劉兆佳早前撰文,也承認樓價高企是社會不和諧的原因之一,特別是市民供樓負擔已由特首去年10月約佔收入三成多,上升到曾俊華昨日公佈的42%,距離97年佔市民收入五成的歷史高位十分接近,令政府狠下更大決心,加強對規管樓花銷售,以保障小市民置業時的利益。
對於有政黨要求政府增加土地供應、重建居屋壓抑樓價,政府消息人士認為,推倒樓市、令樓價下跌,並非最符合市民利益的做法。因為目前不少市民擁有自住單位,他們並非炒家,物業是他們一生中的重要投資,推倒樓市等於要他們承受損失,製造新的社會矛盾之餘,也不代表樓價下跌,可以令更多人有能力置業。
況且,政府認為,樓價下跌,同樣打擊經濟,影響市民收入,加上政府一直擔心隨着中央出手打壓樓市、緊縮借貸,會令熱錢流走,令樓價下跌,若政府再出手打壓樓市,可能令日後樓價跌幅更大。政府情願規管地產商銷售樓花手法,防止有人借此托高樓市,也不想有人為推倒樓價的局面出現。
不過,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李永達質疑曾九招「唔會有效」,因九招只是地產商的業界指引而非法例,沒有懲罰性機制,未有阻嚇作用,也無法解決樓市引發的問題。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湯家驊也批評措施不夠果斷,無法解決市民買不到樓的問題,更無法消除高樓價引發的社會矛盾,「除非政府增加土地供應,肯起番居屋,否則市民一日買唔起樓,一日都解決唔到民怨。」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