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不能隔絕觀眾聲音 - 頌欣

鐵馬不能隔絕觀眾聲音 - 頌欣

這個星期天,《城市論壇》講政改。自從「紅衫仔」進軍《城市論壇》,讓這個原本彷彿只為建制派發聲的節目,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焦點,再加上政改這個燙手山芋,有如旱天雷觸動香港人神經。原本對這節目不甚興趣的我,這天都乖乖坐在電視前收看。節目中,講者如何唇槍舌劍,台下反應如何踴躍,已經不用多說,但是看過情況如斯熱烈,再加上新增的鐵馬陣,以及政府有意在香港電台成立顧問委員會,我就反而擔心《城市論壇》會否有如同台另一節目《頭條新聞》那樣,終有一日因為被狠批為低級趣味陰陽怪氣,而需要暫別香港人一段日子,甚至自動消失。

市民對政府已不能忍

一直以來,《城市論壇》給人的印象都是一大堆維園阿伯搶咪,只會對政府說好話,並順勢狂攻民主派人士,間中夾雜幾句粗口。不過,最近明顯有一百八十度轉變,搶咪的變成一大堆年紀小維園阿伯至少一半的新面孔,他們與阿伯開火,狠批政府不是,並漸漸吸引了更多年輕一輩進場幫忙搶咪。有這個極端的轉變,原因很簡單,就是市民已經對政府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大學調查指香港社會不和諧,相信你和我都有切身感受。雖然電台每天都有烽煙節目,但始終不及《城市論壇》這類直播電視節目的互動,台上一言一動,台下每句意見,已經足以牽動全場氣氛。打電話到電台烽煙,我們可以改名換姓,甚至聲音自行經過特別處理,但《城市論壇》顯然不同,我們不是公眾人物,能夠有勇氣面對鏡頭,拿着咪高峯指摘政府,談何容易?
因為這個極端轉變,建制派人士頓成弱勢社群,於是向香港電台施壓,於是從這周日開始,在觀眾及講者之間,加了幾盆植物及鐵欄。觀感上這是非常礙眼的,也為這節目增加了成本。提出有意杯葛這節目的建制派人士,顯然是不願意直接聽取市民聲音。十隻手指有長短,聲音有正有反也是平常事。議員的責任是代表市民反映民意,而不是硬銷政府政策。收集民意固然是職責所在,如果他們主動建議設置關卡,隔開與市民溝通的距離,那麼我們為甚麼要支持他們,難道我們要學內地網民翻牆才能與代表我們的議員溝通?

建制派杯葛不能小覷

雖然鐵馬不能隔絕觀眾的聲音,但此舉已經代表建制派開始對這節目有微言。今天他們爭取鐵馬,明天有可能爭取其他東西。這種杯葛行為看似幼稚,但絕不能小覷。
現在這個大約四十五分鐘的節目,已經逐漸成為批評政府的獨家時間,就不期然想起風雨中仍能繼續撐下去的《頭條新聞》。現在擬訂的《香港電台約章》,不禁惹人懷疑是衝着這類標榜編輯自主為傲的節目而來。
原來,《城市論壇》已經三十歲。祝願這節目長做長有,不論建制民主中立,都繼續搶咪。因為在某些地方,暢所欲言不是民權,而是等同顛覆國家。

頌欣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