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心直說:劫後餘生食奶唔怕奶貴 - 胡孟青

青心直說:劫後餘生食奶唔怕奶貴 - 胡孟青

內地乳品業在三聚氰胺事件後元氣大傷,經過兩年時間消費者至開始恢復信心,液態奶喺上月首次加價,包括蒙牛乳業(2319)及伊利售價升5至8%。但啱啱陝西就有近200名小學生,喺學校飲完早餐奶後中毒,好彩情況唔算嚴重,官方就話只係個別事件。
好多時消費者信心冇咗,做再多宣傳都冇用,特別係小朋友食落口嘅產品,家長特別小心。於是內地客要南下買奶粉,搞到香港藥房、超市奶粉斷晒市。喺內地賣嘅外國品牌亦不斷加價,兩年間加幅達50%。
蒙牛有國家支持得以順利過渡,銷售重回毒奶事件前水平,股價亦升唔少。相反,內地名牌太子奶(國產版益力多酸奶)則傳聞被債權人入稟清盤,聽講債務超過30億人仔。
國際原奶價格最近升到21個月高位,原因同澳洲及新西蘭氣候反常有關。佔全球四成貿易量嘅最大奶製品商Fonterra指,大部份奶製品價格近月加幅都超過兩成。

澳優放榜或有驚喜

去年10月上市嘅澳優(1717),年初都有加價12至15%,但股價喺呢一輪加價潮中一直走弱。佢去年上半年盈利增長1.2倍至6516萬元人民幣,毛利率高達42.5%。既然加售價,股價點解唔行?
市場或者係擔心佢成本上升壓力,未必可以轉嫁消費者。澳優主要喺澳洲入口奶粉,加工打包喺內地出售,但身份有啲尷尬,話佢係「來佬貨」唔啱,話佢係「國產奶」亦不正確,所以市佔率唔算高,只有2.25%。按招股文件,公司已轉向一間澳洲公司Tatura採購奶粉,長期供應合約至2013年,去年上半年奶粉佔整體銷售成本91.6%。
到底奶粉成本不斷上升對公司盈利影響幾大,今日全年業績發表時自有分曉。澳優去年上市集資嘅9.4億元,按計劃會收購包括海外養殖場同奶粉生產商,希望分散成本風險,投資者要留意公司點解畫。股價已跌至較低水平,投資價值顯現,富達基金母公司FMR近日以平均價折算5.49港元增持至5.1%,唔通憧憬業績會有驚喜?

胡孟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