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時代的中國生活 - 塵翎

微博時代的中國生活 - 塵翎

梁文道說他懷念沒有推特與Facebook以前的時代,也說中了我的心事。內地更流行微博(山寨版推特),我湊興流連了一陣子,只覺訊息密集得不行。如果逐一「關注」下去,世界以秒速增長擴大,最微細的事都好像有趣得不能錯過,每句話都真理得無可辯駁,每張圖片都有存在的必要……到後段,除了頭昏腦脹深感時間運用不夠效率外,沒有真的得到「甚麼」。
資訊恐慌症是這麼來的,愈是知道就愈知道得少,愈怕知道得少愈要想知道更多,假若你看得一頭霧水那說明你還沒有中了微博毒。
就如梁文道所寫,微博最令人驚恐的,還是它消解現實的力量。在生活裏不值一提的一件小事,卻可能在微博裏無限放大,經過不斷轉載,忽爾變成重點消息,但它被關注的壽命也極短促。微博時光爭分奪秒,你一天不上網不回電郵還可以,但你一天不微博,感覺是被全世界遺棄。微博更製造龐大的羊群與粉絲效應,不利於建立深刻的獨創觀點。觀人於微,微博作為觀察一個人的窗口並不可靠,因為它完全是一個舞台,參與者表演成份含量極高。
微博出現,使原來的「博」受歡迎度大降。教人更憂心是,讀者對長篇文章的閱讀耐性減弱,更愛刺激眼球滿足口慾的金句式造句法。而那些金句啊,說穿了,不過是一種特定方程式底下的套語。造句練習一:沒有翻不了的牆,只有躲不了的天災人禍。二:中國有三寶:淘寶、海寶、溫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