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世界:奧巴馬的核安夢想生生不息 - 柯翰默

美國與世界:奧巴馬的核安夢想生生不息 - 柯翰默

剛結束的核子安全高峯會的規模與成果真不相稱,奧巴馬總統召集四十六國領袖集會,這是自從一九四五年以來美國國土上最大規模的高峯會,上次各國領袖在美國開會時創建了聯合國,在六十五年前足稱具有世界歷史重要性的集會。
而這次高峯會呢?盛大會議所為何來?為了防止核子原料落入恐怖分子之手,這無疑是值得致力的目標。不幸的是最可能帶來此種威脅的兩國卻未被列入議程討論中。
首先被遺漏的是伊朗,該國狂熱於提煉濃縮鈾以製造核彈,被美國國務院視為全球最大的恐怖主義輸出國。
巴基斯坦也未被列於高峯會議程,巴基斯坦製造鈽,每天都在增加全球核分裂原料的庫存。巴基斯坦算是對美相當友善的國家,但也是擁核國家中最不穩定者。巴國正在與國內的塔利班叛軍及阿蓋達恐怖組織作戰,各大城市頻繁發生自殺炸彈攻擊。巴國的情報局對政府的忠誠度更是曖昧不明,部份人士同情塔利班,進而同情阿蓋達組織。
兩天會議結束後,奧巴馬宣佈的重大突破是甚麼?烏克蘭、智利、墨西哥和加拿大同意放棄不同數量的濃縮鈾。我如釋重負,不知你有無同感,我可是為加拿大的濃縮鈾擔憂得輾轉難眠呢。加拿大人能幹出甚麼事來?會議沒提到伊朗,而不管加拿大把多少鈾送到美國儲存,巴基斯坦仍不斷生產新的鈽。
奧巴馬可能也意識到,從政局穩定的盟國移走少量的核分裂原料,實在不夠看,他又自豪地宣佈,美國與俄羅斯將處置六十八噸的鈽。但他沒提這其實是十年前就達成的協議,而且新議定書中還說要等到二○一八年才開始淘汰鈽,大家現在一定更有安全感了吧?
如果要簽訂這麼沒份量又鬆散的核子協議,更恰如其份的場合應該是找專家在日內瓦開會,議定細節後讓各國外交部長簽署。把各國領袖找來華府大張旗鼓,根本就是搞錯方向,反而忽略迫在眼前的伊朗威脅。
奧巴馬「核子之春」的另一部份,是美俄前一周的《戰略武器裁減條約》。美蘇敵對早已結束,現在看俄羅斯那些老舊敗壞的核子彈頭數量多少根本不重要,裁減條約對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而言反而是重大成就,因為它凍結了美國飛彈防禦系統的部署,當代最重大的反核突破進展因而受限。
遵守《禁止核子擴散條約》的國家,若對美國發動生化攻擊,將可逃過美國的核彈報復。這項轉變太怪、太不可思議,如此一來枱面上還剩下甚麼能運用的報復手段,連希拉莉都說不出來。
美軍高層不久前才告訴國會,伊朗只要一年就可取得製造核彈的核分裂物質,要製成武器只需數年。
世界改變的趨勢已不可扭轉,阿拉伯地區國家走向核子化,《禁核擴散條約》名存實亡,核武輾轉落入恐怖組織手中的風險急速擴增。在此之際,外界又發現敍利亞把致命的飛毛腿飛彈轉移給中東最強的非政府部隊真主黨。不過,別擔心,加拿大的濃縮鈾安全無虞。峯會發佈不具約束力量的聯合公報,還達成「工作計劃」協議。
沒錯,兩年後還要再辦一次核安峯會,(奧巴馬的)夢想將會生生不息。

柯翰默CharlesKrauthammer
《華盛頓郵報》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