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黃福榮先生在青海大地震中捨身救人,佈施大愛,無異為冷漠的香港社會注入一股暖流。黃先生榮己福人,是真正的愛之實踐者,而關愛他的黃氏一家,更是極其珍稀的積善之家。
黃家把失去至親的大悲,化為矢志不移的行善力量,讓已為鬼雄的黃先生繼續遺愛人間。他的姊姊黃月秀說:「希望福榮的故事能令其他有心人多做善事」,「我們全家人都支持他。」他們既說且做,在弟弟往青海前,月秀幫忙收集書包、文具和舊衣服;大姊縫製衣服,趕製書包,然後,一家人喝早茶為他餞行。黃先生能義無反顧愛他人,或者是得力於家人的愛。
家人也是知音人
「寧願你(福榮)做一個平凡的香港人」,黃月秀感慨之餘,仍以其弟為榮。她發表致亡弟的公開信,淡淡道來,益顯情真意切。為了闡揚大愛,強自壓抑個人愁苦。
「為甚麼命運要如此走向?」這已是她的無怨之怨,因為「就是給你再作一次選擇,你還是會走這一條路」,黃先生的知音人,除了朋友,還有家人。
《易經》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我深信黃先生一家,必有福報。黃先生幼承庭訓,父親盡心助人的精神,早已譽滿朋輩鄉里,此後言傳身教,令黃家姊弟全部具有兼善他人的高尚情操。黃母年逾八旬,不忍心兒子長期漂泊在外,辭別之時,雖然難捨,卻沒反對,瘦弱的身軀,包着仁心俠骨。從父母姊弟的開明來看,黃先生的俠義心腸,其來有自。
古往今來,凡大善大德的人,每被俗世譏為愚笨,黃先生早已洞明世情,他的網誌,索性叫做「儍人有儍福的空間」。但我們知道,他不是真儍,他如果儍,只是儍在「知其不可而為之」。但他做了,立志行善,而且行出來全由得「我」,這種義無反顧的大氣概,叫我們此等塵俗人「望塵莫及」!我們拘守小愛,既沒資格指點大愛,又能憑甚麼區分智愚?
「我們會看看如何把你幫助國內貧窮孩子的好事繼續做下去!」黃月秀重複用黃先生的精神說了一遍。黃先生的網誌停於○八年七月,然而,人去了,樓不空,此情永在。
風骨堅毅顯光芒
黃先生為人低調,不為浮名,家人不求將其葬於景仰園,只希望能葬於其父墳旁,真具知音雅人的深致。此舉無疑讓黃先生的理想,得能一以貫之,終生不移。
黃家的堅毅風骨,像孟子之於孔子,讓大愛大能的君子,更顯光芒。
感謝黃福榮先生,也感謝黃先生的家人。你們提醒我們,人心應該也有一個很輝煌的角落。
蒲葦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