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星期日泰晤士報》報道,英國保誠擬來港掛牌的上市顧問瑞信,計劃斥資約15億英鎊(約178.87億港元)購入保誠約10%股份,將該部份股份轉移至香港,以便配合保誠在港以介紹形式上市及其供股計劃。
保誠上月宣佈,斥資350億美元「鯨吞」友邦保險(AIA),隨後表明將在港上市,可是保單持有人未能「即時」受惠,例如以低價供股或獲分配股份等,保誠亞洲區執行總裁班力導(BarryStowe)接受訪問時說,兩間公司合併後,將會為保單持有人提供更佳服務。
內地持兩保險牌待解決
完成收購後,保誠在內地將持有兩個保險牌照,包括與中信集團合資經營的信誠保險,以及全資持有的友邦中國;根據內地法規,同一家保險集團不能持有多於一家同類保險業務。班力導稱,現正積極與中保監磋商,當中談及多個方案,惟未透露內容,他指中保監態度正面。
按年度保費等值新業務的保費計,去年內地業務佔比僅4%,班力導說,中至長期而言,內地業務比重將更趨明顯,目標是能跑贏其他外資保險對手。至於其他亞洲地區的經營牌照,則與本港、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台灣等監管機構洽談中。
按新造壽險保費計,去年保誠和友邦在本港市場分別為第二和第三位,他說,兩間保險公司在市場各有定位,保誠專注銷售投資相連產品,友邦則銷售傳統保險產品為主,完成收購後,仍會繼續以兩個品牌運作,而保誠亞洲區總部會繼續設於香港,但集團高層未有計劃進駐本港。
強調不裁員擴銷售團隊
保誠「鯨吞」友邦後,在人力資源方面難免出現重叠,班力導指合併後,後勤人員達45000人,保險銷售人員達70萬人,他強調,不會削減職位,反而會繼續製造就業機會,目標於未來一段時間,將保險銷售人員數目增至100萬人。
至於會否加強拓展銀保業務,他指保誠與渣打合作關係良好,現時銀保佔收入約25%,未來仍會緊密合作;至於本港保險界一哥滙豐保險,則視其為一個競爭對手,但強調專注力投放於搶佔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