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滙基金另類投資限5%08已獲批 實際買入少

外滙基金另類投資限5%
08已獲批 實際買入少

【本報訊】多年來外界一直有聲音,要求外滙基金爭取更佳投資回報及多元化投資渠道,消息指早於08年,外滙基金諮詢委員會已通過轄下投資委員會提交的投資建議框架,讓外滙基金最多可調撥投資組合金額的5%以下水平,投放於風險及回報較高的另類投資,但鑑於投資規範訂定甚嚴,迄今進行的另類投資累計總額佔比仍很低。 記者:劉美儀

另類投資(或稱替代/非主流投資)泛指在股票、債券及期貨等公開交易平台以外的投資方式,可包括私募及對冲基金、衍生工具或槓桿併購(leveragedbuyout)等。

可投資私募對冲基金

英國《金融時報》及本地報章近期先後引述消息稱,外滙基金已投資以紐約市為基地的私募基金KohlbergKravisRobertsCo(KKR),並正與貝恩資本(BainCapital)及百仕通集團(Blackstone)兩家美資私募基金,進行投資商討。
對於是否已就另類投資項目設定投資框架及規定,金管局發言人表示,不會就市場傳聞置評,他重申,外滙基金投資組合會依照審慎管理原則,不時檢討,達致基金法定目的,但基於市場敏感原因,該局不會評論外滙基金投資運作。
截至2月底,外滙基金總資產2.2萬億元,當中包括在聯滙制度下,以確保與貨幣發行局運作有關的貨幣基礎,獲百份百流動性極高美元資產作後盾的支持港元組合,另外尚有投資組合及策略性資產組合等三部份。
金管局08年下旬,在儲備管理部增闢一個直接投資小組,並聘請了曾經在摩根大通及滙豐任職的投資界專才許龍鶴,出任該新設投資處主管。
據悉,增聘該主管前,外滙基金諮詢委員會已通過,由金管局總裁任主席的投資委員會,向諮詢委員會提交的另類投資項目框架規定。據悉,有關的另類長期投資組合,除了必須低於外滙基金投資組合總值5%外,每次新投放的基金項目,或一次性增資至若干佔比等,都要經過審核。

市場冀金管局披露更多

由於外滙基金法定目的,有別於新加坡淡馬錫或其他主權基金,前者不會進行直接項目投資,故透過投資私募基金,間接涉足回報較高項目,甚至包括問題資產(distressasset)是最可行辦法。消息說,若以金融海嘯後透過基金在市場低價購入的問題資產,持有至現時計算,賬面價值應上升不少。
市場關注,金管局稍後出版的09年年報,在外滙基金賬目附錄內,會否就長期另類投資組合有較多披露。
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年初公佈外滙基金業績時表示,外滙基金投資目標首要考慮安全性、流動性及維持貨幣穩定,在符合這些要求下,樂意研究多元化投資形式,提高外滙基金的長期投資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