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次政府拋出政改方案,外界焦點集中於阿爺未有回應泛民提出普選路線圖及取消功能組別的訴求。有泛民中人對單仁說,其實細心閱讀方案內容,可以看到一些阿爺對香港政制發展態度的微妙轉變,其中最明顯的是對普選特首的轉變。
該泛民中人憶述,05年政改爭拗之前,泛民曾與阿爺的「中間人」討論雙普選問題,對方大多認為普選特首可以先行,因為安全系數較高,反而擔心普選立法會後將被泛民控制逾半議席,衝擊行政主導。故此,05政改方案被否決後,人大常委提出所謂普選時間表,明確指出2017年可以普選特首,之後可以普選立法會。其實人大常委會的決定沒有提及2020年普選立法會,那只是煲呔自行演繹,最快可以2020年做到。由此可見當時阿爺對特首普選的態度是比較寬鬆的。
收緊選特首提名限制
然而,今年港府再推政改方案,特首選委會組成的建議較05年出現大倒退,政府建議加入選委會的區議員僅75人,遠較05方案建議全體約400名區議員少。
泛民中人分析稱,以05方案為計算基礎,泛民候選人要在1,600人選委會中取得150個選委提名尚有可能。相反,今次方案只建議選委會增加75個區議員,屆時泛民隨時連一席也拿不到。以梁家傑上次參選僅取得132個提名為例,若2012年要多拿20個提名參選,將會十分困難。所以泛民有理由相信,新方案反映阿爺開始收緊特首選舉提名限制,對普選特首極不放心。
制度上卡住泛民參與
阿爺為何忽然收緊對特首提名,泛民內有不同猜測。有人估計是中央鷹派抬頭,既然不能收回2017年普選承諾,就要在制度上卡住泛民參與,現在開始收緊選委會組成,日後可以「循序漸進」地提出一個高門檻特首提名方法,包括引入預選機制。該泛民中人稱,此形勢下,泛民要爭取普選路線圖又怎能樂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