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中國海外撈底時機未到 - 譚紹興

投資學堂︰中國海外撈底時機未到 - 譚紹興

上周五,隨着美國公佈較市場預期為差的失業數據,再加上國務院以重拳出擊調控內地房地產市場等不利因素影響下,令亞洲區股市普遍下挫,日本、台灣、內地及本港股市無一倖免,恒指守了五個交易日的22000點,亦告失守。整體上,近期港股這一短暫升浪是由3月26日恒指以一個單日轉向形態開始,同時在4月12日亦是以一單日轉向形態作為結束,加強了日後單日轉向形態的參考作用。

21000至21500有支持

此外,港股這一升浪大約是在復活節假期前後形成,其間的真正買盤並不太強,而回吐部份升幅亦屬正常。以現時恒指的20天及50天平均線分別處於21531及20947水平來看,筆者相信除非內地再有其他更嚴厲的壓抑措施出台,否則大市在這兩條平均線間,即約21000至21500水平,應有一定支持。
自去年第三、四季開始,大量內房股蜂擁至本港上市,有些更不惜降低招股價或集資額,務求成功上市,反映個別內房企業已對中央出招壓抑樓市有所預期。筆者反觀過往內房股的股價表現,每次內地有不利政策推出,確實令內房股的股價應聲下挫,並引發一輪調整,但一段時間後個別優質的內房股又再回復升勢,收復大部份失地。
就以3月時國資委突然要求,非地產主業的央企退出房地產業務一事為例,當時曾令一眾內房股偏軟,而隨後個別內房股已能扭轉跌勢並再度回升,好像中國海外(688)在該次雖然急挫,幸好在喘定後亦能反彈,並升至近期高位。當然不是所有內房股也能重拾升軌,正如該次事件的主角遠洋地產(3377),始終未能扭轉跌勢,故在選擇內房股時宜做足功課。
筆者察覺內地市民對住房的需求頗大,即使中央施壓,也只可紓緩過度熾熱的情況,但強大的需求依然存在,好像早年中央亦曾數度出招壓抑樓市,惟經一段時間後炒風又再度湧現,甚至更加熾熱,帶動內房股再度回升。故筆者認為不妨趁稍後內房股出現進一步調整,基金相繼出貨,甚至恐慌性拋售時,候機低吸優質內房股,作中線持有。
筆者心目中的優質內房股,首要是有強健的財政狀況,最好是屬於央企。暫時較看好中國海外,但現時才剛下跌,尚未到吸納時候,仍須稍等。
譚紹興
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