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 戲 - 邁克

副 戲 - 邁克

天地良心,我雖然是半票完美主義者,但從來不是「睇戲睇成套」的信徒,歷年來《西樓記》只看一折《樓會》,《玉簪記》只看一折《琴挑》,不也相安無事皆大歡喜嗎?《長生殿》若果只得蔡正仁演一折《迎像哭像》,我一定甘之如飴,心滿意足離開劇場,細細回味三五七年,衷心感激一生一世。可是你大鑼大鼓做宣傳,言之鑿鑿公佈搬演的是清朝曹雪芹祖父家班酬賓以來不曾得見的完整版,三百年只逢一閏,我就要和你計較了。
類似情況在美國,解決方法便當得很,只需到消費者委員會入紙投訴,律師都不必請,便可索取合理賠償,可憐的我們,則連上訪也不知應該驚動哪一個部門。而且我渴望獲得的補償,並非港台來回機票另加四晚住宿再加戲票,而是堅持負責人必須遵守諾言,兌現那張拍心口簽下的空頭支票,好好交出一字不漏的五十齣。對《長生殿》我比《牡丹亭》還着緊,因為原著裏唐明皇楊玉環的卿卿我我和醋雨酸風之外,有許多引人遐思的副戲,要是真能一一在舞台呈現,肯定大快人心。譬如這次演了的《窺浴》和《彈詞》,前者由兩個八卦的近身侍婢描繪楊娘娘迷人的軀體,後者是走難的老伶工琵琶賣唱回首前塵,趣味性和藝術性皆高,通常以男女主角戀愛作主線的版本沒有囊括,觀眾白白走寶。同類戲上崑「完整版」刪除了的起碼還有:《偷曲》,唐朝笛師李謩藏身宮外潛聽梨園子弟演習《霓裳羽衣曲》,開創了盜版的先河;《看襪》,老嫗在馬嵬坡拾得貴人遺物,私營小型獨立博物館;《私祭》,伶工和侍婢於亂世庵堂巧遇,「白首紅顏對話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