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美國證監會(SEC)控告高盛在推銷和包裝債務抵押證券(CDO)時涉嫌欺詐,拖累歐、美股市及商品價格周五全線急挫。分析員料今次訴訟可能令高盛損失最多20億美元(約156億港元)。由於美證監表示正調查其他類似CDO交易,意味可能有更多大行捲入今次風波。分析員亦指出,高盛的事件僅屬冰山一角,料因次按爆煲引起的華爾街訴訟將陸續有來。
美證監指出,高盛在07年向投資者推銷總值20億美元的CDO時,未有披露其客戶之一、「賺錢之神」約翰保爾森旗下對冲基金Paulson&Co正沽空該批證券,且有份參與為CDO揀選抵押品,導致投資者損失逾10億美元。
高盛:指控全無根據
高盛回應稱,有關指控全無事實根據,該行已就有關產品向客戶作出詳盡披露,且該行本身亦在有關交易中損失9000萬美元,遠遠蓋過其從中賺取的1500萬美元費用。Paulson&Co則回應稱,未有參與發行、分銷或包裝該批證券,且由始至終均表明立場,指該批證券質素低劣,沒有誤導交易對手。
Rochdale分析員博韋稱,高盛可能要為今次訴訟支付罰款和向客戶退款達20億美元,而行政總裁布蘭克費恩、財務總裁DavidViniar則可能被解僱。
BernsteinResearch則估計,高盛因今次訴訟損失達7.065億美元,相當於每股1.2美元。受事件影響,高盛股價上周五收報160.7美元,跌12.8%。
金融業監管料再收緊
高盛表明會全力抗辯,分析員預料該行即使敗訴,亦能輕易應付有關罰款,惟事件將嚴重損害高盛以至其他大行的聲譽,且加速華府收緊金融業監管的步伐,兩者均對投資銀行業務盈利構成打擊。
美國參議院本周將討論金融監管改革議案,Alston&Bird分析員史密斯稱,高盛的訴訟可能觸發部份議員提出更嚴厲的法規。參議院銀行委員會主席多德稱,今次事件凸顯了金融監管改革的逼切性。
而高盛的事件將掀起更多次按相關訴訟。現被美銀收購的美林證券去年亦因同類事件,面對荷蘭合作銀行的民事索償4500萬美元。荷合銀行聲稱,美林在推銷總值15億美元的CDO時,未有透露其對冲基金客戶Magnetar正沽空該批證券,且有份參與包裝過程。
美證監執法部總監RobertKhuzami表示,當局正調查其他大行在金融海嘯前所進行的同類CDO交易,希望金融機構能明白公平交易的重要性。著名律師JakeZamansky預期,經過高盛今次事件後,在CDO上損手嚴重的投資者可能群起控告華爾街大行。據悉,美林、花旗及德銀在06至07年間為三大CDO包銷商。
因次按事件遭美證監控告個案
4/2010
被控人物或公司:高盛
指控:推銷和包裝債務抵押證券時涉欺詐
4/2010
被控人物或公司:證券行MorganKeegan及兩名僱員
指控:向投資者誇大次按證券價值
12/2009
被控人物或公司:次按貸款商NewCentury前行政總裁莫里斯
指控:虛報公司財政狀況
6/2009
被控人物或公司:次按貸款商Countrywide前行政總裁莫齊洛
指控:誤導投資者
4/2009
被控人物或公司:次按貸款商AHM前行政總裁斯特勞斯
指控:隱瞞按揭證券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