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來如此:歲月留真 - 潘源良

源來如此:歲月留真 - 潘源良

難得於世界盃決賽周前,在國際足協及有關電視機構授權下,取得了數十場歷屆世盃經典賽事的足本錄影修復版,與觀眾一一重溫,但覺歲月如流,似真若幻。
1974年衞星直播世界盃時,我還是一個中學生。當時除了對賽事迷戀沉醉,也為科技的進步而讚嘆。一轉眼數十年,昨天的科技與今天相比,已是遠遠不及;但足球與社會,是否同樣超前進步?

告魯夫也有「漏油」

重看足本的經典,當然戳破了一些神話。我對瑣碎事特別有興趣,就發現荷蘭球王告魯夫雖然好波,但74年決賽中,他就曾經在擲界外球前想用腳把皮球挑到手上,卻「失足」漏油。
早年球場容許「企位」,而負責保安的人數並不多,但絕大多數情況下,觀眾都秩序良好。這在今時今日,難免令人怨句「世風日下」。
陣式方面,由於當年球員以腳回傳,守門員可用手接波,敵方確實需要在前線增兵,以堵截對方「拉布」。所以4-2-4、4-3-3或WM陣式,前線上都有3至4人。這與現時控球能力極強如巴塞隆拿才踢4-3-3的要求,就有天淵之別。
還是說球賽吧。這些經典,讓我們重溫往日球星的風采,他們在世界舞台上的發光時段,或失意一刻,都足以叫人心折。我們再次目睹,某些關鍵時刻,讓一方從被動變成主動;某些輕微出錯,讓一方輸掉了優勢與榮耀。

杜奧巴似尤西比奧

年輕一代的球迷,終於可以比較一下:馬勒當拿與美斯在球隊中的比重,誰更主導;也可能會發現,當年的「黑豹」尤西比奧,與今日的杜奧巴,踢法何其相似。至於比利的天賦與運動細胞,也可以在整場賽事中仔細咀嚼。
今日的英雄,將必也只能在歷史中定格。誰更出色,真相難辯,卻潛藏在閃動的光影裏。
文:潘源良
有線足球評述員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