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把脈:續玩「大傻」遊戲 - 鍾維傑

樓市把脈:續玩「大傻」遊戲 - 鍾維傑

友人近期心情十五十六,欲投資中港房地產,但又覺價格已很高,不投資則恐怕執輸。純以博彩式思維估計,覺得個市去勢未盡,小回不奇,部份因由如下:
(一)金錢繼續有得來:08年金融海嘯導致去年全球央行齊印銀紙行動,今年或會放緩,但放緩只表示印少些,既非不印,更不是收番,一日仍在增加,又有人肯借,遊戲可繼續玩下去。

樓市風險趨升

(二)用OPM錢會「勇」好多:OPM即otherpeople'smoney別人的錢。印出來的銀紙多以借貸形式流出市場,「借」代表是人家的,尤以現時息率之低,最緊要大量借,還不了時是銀行(或包底之政府)的問題。簡單說,市場人士會勇借勇使(投資、投機)。
(三)可選擇之資產類別「暫時」有限:或可說資產增幅追不上金錢流量的增幅,令有關資產價格大幅上揚,這多少是去年北京、上海等住宅市場的現象,價格有「超前」性。
(四)整體未夠癲:若以價格走勢計,不少房地產市場均在高位運行,部份更有點泡沫,但整體計未夠瘋,如部份國內二三線城市住宅市場,又或本港一些非豪宅物業。不是說它們好抵買,只是價格仍可解釋。據此,還可繼續玩「找大儍接貨」遊戲。另一方面,風險亦越來越高。
(五)值博率越來越不吸引:值博率是假設同樣機會率下,將可賺多少對比可蝕多少。如某投資項目需資金100元,可賺40元,但同時亦可蝕20元,值博率便是二對一。

租金回報受壓

為何值博率漸趨不吸引?因不少市場之住宅房價已有甚高升幅,其城市人均生產總值未能追上,而且部份租金回報被壓至3%,當中一些之值博率已低過二對一(若只有一對一,不如過大海賭大細),潛在風險不細。再者,不少炒家擁有很多房子,像搜集古董多於投資,一旦其信念、信心改變,情況可大可小。
(六)多儲備、儲蓄阻不了真正跌市:有中外專家學者認為,儲備多且儲蓄率高,大跌市不會出現。沒錯,錢多確好辦事,然而,有錢不一定表示必被動用,如讀者會否預期跌市時仍入市托價?香港銀行存款由97年至03年期內是增加的,但樓價整體仍下調。
當然,讀者或可認為私人不會做的,政府則會出手支持經濟*。這不無道理,但萬一不救市時,又或出手遲些兼少些,又如何計數?
註:*政府支持可視為額外保障(windfall),但不要當成入市主因。

鍾維傑
「地產得」獨立房地產分析網站
http://www.Real-Estate-Te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