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文化 - 李純恩

吃文化 - 李純恩

中國人說「民以食為天」,天大的事,不過一個「吃」字。
其實在任何民族發展初期,生存目的都是一個「吃」。有得吃的地方富,沒得吃的地方窮。有得吃的地方出秀才,沒得吃的地方出皇帝。
吃都吃不飽,搵食排第一。吃飽了,飽暖才會思淫慾。根深柢固,到今天,中國人見了面,還會說:「吃了嗎?」除此之外,還有一句:「離了嗎?」那是因為飽暖了,離婚率也高了。
所以,千萬不要嫌人一開口就是「吃」俗氣,其實吃什麼,怎麼吃,不但決定了一個人的性格,也決定了一個地方的文化,決定了一個民族的命運。
前些日子,美國總統奧巴馬訪問中國,這個在印尼生活過的非洲人知道一些東方習俗,臨行前特地叫助手搜集了一些中國人關於吃的文化。到了北京之後,見了胡錦濤,就拋書包了:「胡主席,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說穿了,也就是一個吃文化。比如,你們謀生叫『糊口』,職位叫『飯碗』,工作叫『混飯』,花積蓄叫『吃老本』,混得好叫『吃得開』,佔女人便宜叫『吃豆腐』,女人漂亮叫『秀色可餐』,受歡迎叫『吃香』,受傷害叫『吃虧』,男女妒嫉叫『吃醋』,猶豫不決叫『吃不準』,辦事不力叫『吃乾飯』,做錯了事叫『吃不了兜着走』……」
胡主席見這小黑人沒完了,很是生氣,馬上喝止:「我們坐在這裏應該談談中美關係,你卻胡扯什麼中國文化,是不是吃飽了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