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部早前公佈今年土地供應倍增後,北京住宅拍賣亦隨即「解封」,一口氣推出九幅土地,並改進現行「價高者得」的掛牌出讓方式,新方式不離限地價、限房價與競地價等。由於麪粉(地價)價錢平了,麪包(樓價)也不用賣得那麼貴,有利調控樓市。
非價高者得利遏樓市
國土部又要求企業在發展規劃中,加入限價中小型普通商品房,建築面積90平方米(約969平方呎)以下要佔70%以上,最大單位則不能超過120平方米。對未來商品住房的銷售均價,將在土地成交後寫入土地出讓合同。此舉可減少地產商「一日一價」的賺到盡售樓方式。
為免開發商囤地,單一企業在買地規模下亦受限,一級資質的企業在半年內,涉及開發規模原則上不超過40萬建築平方米,其他企業原則上不超過20萬建築平方米。
北京市今次推出拍賣的九幅土地,其中五幅就要按上述提到的綜合招標方式。北京國土資源局副局長曾贊榮透露,今年北京市將供應住宅用地2500公頃,增加65%,供應土地中的50%,即1250公頃將用於建設各類政策性住房。
穗政府主導建限價房
除北京市外,廣州市昨亦公佈《廣州2009房地產市場藍皮書》,首次披露開發商在廣州擁有土地儲備共2800萬平方米,是政府儲備的7倍。對於較早時有地產商嚷着土地供應不足,亦是地價與樓價高企原因之一,藍皮書的報告說明「真相」。
廣州市國土局昨宣佈,為嚴控樓價,今年廣州市將首開先河,由政府代替開發商的角色,主導限價房的建設。今年廣州市擬公開出讓約1萬套限價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