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10大房企撐中央,國土部亦「回禮」?國土部昨刊登署名文章,中國土地礦產法律中心佟紹偉大談市場對高樓價的5個謬誤,其中提到開發商亦非黑心。
近期房價飆升,老百姓怨聲四起:不是詛咒房地產開發商黑心,就是指摘地方政府貪婪,或是將矛頭指向土地招拍掛制度(以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出讓土地),更有人荒唐地指摘是18億畝耕地保護紅線導致房價飛漲。
現在非企業辦社會
文章指不分青紅皂白地指摘開發商顯然有失公平。他的論據是經營企業的主要目標是最大限度地追逐利潤,沒有理由要求開發商去承擔不應有的社會責任,否則又會回到「企業辦社會」的計劃經濟時代。
對於開發商捂盤惜售等問題,也應盡量採取稅收或者增加市場供應等經濟手段,而不宜動用行政手段來解決。還有,對於一些開發商的言論,也不必同仇敵愾口誅筆伐,因為其從自身利益出發來主張自己的權利無可厚非。
其實房地產是一體的東西,房地產價格並不存在誰推高誰的問題。土地、房產一直由兩個部門管理,有關部門為迴避責任,把房價上漲的責任歸結為地價的上漲,也就可以理解。
他更認為取消土地招拍掛制度來抑制房價不切實際,招拍掛出讓形成的地價是土地市場價值的真實反映,即使政府低價出讓了土地,開發商也不會將節省的土地出讓金讓利予置業者。而地王的價格是由購地者的市場預期決定的,如果購地者沒有違反法律和政策,就沒有理由進行行政干預。
住房用地供應不足導致房價過快上漲觀點站不住腳,從04年至09年,全國累計供應住宅用地32.25億平方米,可以建設48.375億平方米的住房,可解決1.6125億人的居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