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頃接「有關部門」通知,今後電視轉播盡量遮罩英文縮寫詞,不只NBA簡稱被禁,連GDP、WTO、CPI之類也被禁止使用。不消說,CCTV也要清洗腋下的洋狐臭,正名為中央電視台。
這「有關部門」是甚麼來頭?為甚麼一紙「通知」如同朝廷制誥,竟在一夕之間令行禁止,移風易俗?這些疑問「有關部門」不屑於給你解惑,在這個專制國度,指示和通知永遠重於憲法,而且總會有太監和奴才來揣測與宣諭英明聖意。
據一群甚麼鳥專家學者稱,這輪「捍衞民族語言純潔,維護媒體用語統一」的扶正祛邪、興中滅洋,簡直堪比秦始皇功在千秋的車同軌、書同文。這些翰林學士痛陳洋文縮寫氾濫成災,而我們有足夠的中文詞彙來表達,卻遭後殖民主義的文化蠶食云云。
原來我們的民族文化是矜貴的大齡淑女,不幸在一八四○年被西方列強開苞「破處」,落紅片片,由守身如玉的老處女淪為賽金花,飽歷一個多世紀的欺凌之後,終由「大救星」給中華民族重新紮上了貞操帶,帝國主義夾着尾巴逃跑了……
光陰荏苒,乘中國打開國門之機,帝國主義又夾着皮包招搖過市回來了。「門戶開放,利益均沾」原是沒錯的,天朝為「中國製造,西方消費」的世界工廠模式而自豪,更樂見洋人大宗吃進血汗產品,我朝國庫也水漲船高,但斷不容外夷干涉內政,譬如谷歌Google,就要拿出林則徐虎門禁煙的氣概來收拾它。如今朝廷又多了一重心思,就是修補文化處女膜,杜絕洋夷玷污我們民族的貞操。
CCTV的簡稱奉命棄用,央視體育頻道總監旋即出來讚頌朝廷聖明,他說:「調查顯示,很大一部份觀眾並不知道NBA是甚麼」,去洋化之後「反而會幫助更多觀眾理解認識這賽事」。這就是太監本色,須知不知NBA的中國百姓確乎不少,那是他們不關心這玩藝兒,你改稱美國職業籃球,他們還是不看;你把GDP改稱雞的皮,收入呈負增長的貧民還是吃不起雞;你把3G手機叫第幾代移動電話,用得起的記不住,用不起的更不明白;你把A、B、O等血型改稱甲乙丙丁,陳馮富珍再愛國,也會代表世衞組織強烈抗議……
不過中文詞彙比西文簡潔傳神的也多的是,比如「躲貓貓」、「打醬油」、「草泥馬」、「你們算個屁」。更有帶着濃郁鄉土氣息的最新金句:「我不貪污,當官幹啥?」它出自山西呂梁山一個村黨支書之口,簡明,質樸,深刻,概括了中國古往今來的文化與歷史。
孔捷生
逢周一、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