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論中國:中美關係風過浪靜? - 李平

盡論中國:中美關係風過浪靜? - 李平

中美兩國元首在華盛頓的90分鐘會晤,在主流媒體的渲染之下,似乎中美關係已經風過浪靜、重踏合作之途。而且,北京官方媒體、網絡全力宣傳胡錦濤在人民幣滙率問題上撂下的狠話,即人民幣滙率形成機制不屈服於外部壓力,自然贏得內地網民一片喝采。
其實,胡錦濤在人民幣滙率問題上的強硬表態,與奧巴馬敦促人民幣滙率更加市場化一樣,與其說是說給對方聽,不如說是說給本國人民聽。在西藏、台灣、伊朗等問題上,兩國元首也是各說各話,並未放棄各自的籌碼。
要觀察中美關係是否改善,有三個切入點。其一是人民幣在今年夏天的升幅,會否達到中國一大批出口企業所能承受的2%至3%的極限。胡錦濤在人民幣滙率問題上企硬,被一批「愛國」網民視為國力強盛的象徵。但是,人民幣不能一次性大幅升值,不是面子問題,而是關乎內地紡織、機電、對外承包工程等行業的生存及大批員工失業問題,關乎社會穩定和胡錦濤的地位穩定問題。
其二,中美軍事交流能否在近期恢復。華府決定對台軍售後,北京決定推遲中美兩軍部份交往項目及副部長級戰略安全、軍控與防擴散等磋商,制裁參與售台武器的美國公司。中美今次峯會並未提及取消這些報復措施,兩國關係的改善顯然言之尚早。

胡錦濤國事訪美存變數

其三,更值得關注的是,胡錦濤今次訪美,只是出席核安全峯會,並不是按去年奧巴馬訪華時達成的共識回訪,即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享有21響禮炮、紅地毯的歡迎和在白宮舉行的國宴。
2006年,胡錦濤曾因國事訪問與工作訪問的規格爭拗而押後訪美,今年他能否如期實現國事訪問,將是衡量中美關係是否全面修復的標誌。胡錦濤為了享有美方給予的榮耀,在人民幣滙率、人權、軍事交流與合作等問題上會作出多大讓步,對其黨內地位又有多大影響,仍充滿變數、暗湧。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