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奕迅新碟已出,〈陀飛輪〉好聽,但仍然對上一張專輯的〈沙龍〉愛不釋手,正如Eason所講,首歌份詞初時不覺有甚麼特別,但聽落就越有感覺,尤其對於現在或曾經鍾愛以四方框看世界的人。
職業所需,以往也每日背起攝影器材,走訪各地,將運動場上的事與物,一一紀錄下來,影相是必然動作。就算是看一件普通的事物,本能反應就是先舉機,從細小的四方框看眼前影像,希望將當下一刻成為最珍貴的歷史。
四方框內看球王
到球場拍下比賽過程永遠是最期待的一刻,初入行時,數碼相機並未流行,用的是菲林機,為了珍惜公司資源,用的菲林都是兩卷起、三卷止;沒有即時透過小螢幕的回看,所以每按一次快門,時間也要很準,尤其運動攝影,動作就是發生在?那間,是否靚相,講求技術之餘,多少也需要一點運氣。
足球攝影有苦有樂
有幸,不少世界級球星都曾經進入自己的四方框內,追逐着他們如何控球、運球、搶球是拍攝最基本一環,也算是苦中作樂。苦的是背起重重的器材,提前2、3個小時到球場霸位、無論是下幾大雨,刮幾大風,氣溫有幾低,也得硬着頭皮舉機;樂的就是在四方框親眼看到像施丹球技如跳芭蕾舞般神乎其技,作為一位以紀錄足球維生的人,已得到滿足。
歷史中,不乏關於足球的經典相片,世界盃、歐國盃這類大賽更多,就像82年世盃馬勒當拿以一敵六名比利時球員一張,也得佩服那種拍攝觸覺。今年,在四方框內的王者,又會是怎樣?
文:戰鬥員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