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年輕人經網上討論區開帖放售手機,未收取全部貨款便將手機交予對方,之後去如黃鶴,已報警求助。去年網上商業騙案比前年上升逾五成,有電腦專業人士指出,網上討論區甚至網上買賣平台,對核對會員身份的認證都不嚴謹,填寫虛假資料也可註冊,容易被不法之徒利用,經互聯網進行買賣須提高警覺。
讀者王小姐1月時透過3boys2girls(「3男2女」)網上論壇內的「買賣」一欄,開帖放售一部日本品牌手機,開價2,000元。一名女子在王小姐的帖內留言表示有意購買,雙方經MSN及電話聯繫後,相約於港鐵大埔墟站交收。「個女仔大概20歲,嚟到話要先將手機交畀朋友檢查,畀咗200蚊定金,又放低咗手袋、銀包做抵押品,啲嘢我諗原價值600蚊左右,佢話當晚會將餘款存入我嘅銀行戶口,點知一直冇影。」
騙徒以不同網名行騙
一個月後王小姐仍收不到款項,故報警求助,「後來我喺同一個討論區,見個女仔開post幫人訂購手機,仲聲稱咩機都有,話收到錢就會訂機,不過好多人喺討論區開帖同回應話畀錢後收唔到貨。」
記者到該討論區查看,有不少網民聲稱遇到類似王小姐的遭遇,並指騙徒曾以不同網名行騙。本報曾透過電郵聯絡「3男2女」轉介王小姐的個案,並查詢如何處理涉嫌行騙舉報、如何向註冊會員進行身份認證,以及對於張貼買賣訊息有何規管等,至截稿仍未獲回覆。
警方表示,王小姐的個案屬常見網上騙案手法,現由大埔警區調查跟進。根據警方數字,09年的網上商業騙案有402宗,比08年259宗多出約55%。警方提醒市民進行網上交易前,應先了解對方的可信性,盡量在可行及安全情況下當面交易。檔案編號:0219008
專業意見:知名拍賣平台較可靠
由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管理的香港電腦保安事故協調中心經理古煒德表示,不論網上討論區或是拍賣平台,對於會員的身份認證都不嚴謹,「唔使特別身份證明就可以登記、做交易,一個人可以擁有多重身份」。
他指出,於網上討論區或拍賣平台註冊成為會員只需簡單資料,而且毋須核實。「通常有個電郵同名稱,就可以登記,而個名打乜入去都得,唔會再確認係咪真係嗰個人。就算有網站會要求提供比較多嘅資料,都係隨便輸入就可以。」
騙徒先與網民混熟
不過他認為,使用知名的拍賣平台相對較為可靠,「呢啲拍賣平台,會設立監察機制,睇到一個戶口過往嘅交易紀錄同評級,可作參考。不過如果喺交收時出問題,拍賣平台都幫唔到手。」
古又表示,犯罪分子精於利用討論區的溝通形式與網民混熟。「討論區上互相交談,傾多幾句大家好似熟絡咗,警覺性會降低,覺得可以同佢做交易,呢個係普遍趨勢。」他提醒市民如於討論區懷疑被騙而蒙受損失,要盡快報警。「討論區未必會儲存啲紀錄好長時間,一般七日左右,如果相隔太耐可能冇辦法追查到。」
香港電腦保安事故協調中心網址: https://www.hkcert.org/chinese/aboutus_ssl.html
社會服務
報料熱線:29290000
社會服務熱線:29908288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2990868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傳真:37112468
網上捐款: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donate各類表格: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forms
匿名投訴恕不處理。一經投訴,本報保留刊登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