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樓市泡沫越吹越大亞銀響警號 施永青倡港復建居屋

中港樓市泡沫越吹越大
亞銀響警號 施永青倡港復建居屋

【本報訊】中港政府近日各師各法為樓市降溫,但成效皆不大,兩地樓價依然向上,經濟學家及業內人士紛紛擔憂樓市泡沫已越吹越大,中原集團主席施永青更指元凶是低息,加上資金欠出路,相信今次就算金管局也無法處理,並首度建議政府復建居屋。 記者:朱連峰、尹燕麗、程俊華

亞洲開發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李鐘和表示,香港和中國形成資產泡沫的風險正在增加。他指香港樓價已回復到金融海嘯前水平,呼籲監管機構應密切關注。
曾任經濟機遇委員會的策發會委員施永青,兩月內第二度指樓價太高,昨更轉軚,建議政府復建居屋,幫助買不起私樓的市民。

學者建議公屋一律可賣

施永青指,樓市泡沫已存在,並相信泡沫會「大得好快」,但不知何時爆破。他表示,由於現時供樓利息低至不足1厘,是他入行36年來最低,是吹大這個泡沫的主要元凶,銀行又不理金管局勸喻,繼續低息搶樓按生意,樓市唔升都唔得。
施永青相信,現時全球面對的最大問題,是資金欠出路,相信今次就算金管局出手,都無法壓制樓市泡沫脹大,直至爆破「財散人安樂」為止。他認為,只要政府大量推出土地拍賣,例如一次過推出十幅八幅地皮,在市場預期供應會大增時,樓市自然降溫。
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名譽高級研究員郭國全指出,政府可考慮將全港約73萬個出租公屋單位,轉為出售用途,以調控樓價。金管局則不評論樓市有否泡沫,只表示樓價升得太高,下跌風險就越大。
理工大學建築及房地產學系教授許智文表示,現時資產昂貴的原因是住宅供應不足,雖然以近年的住宅落成量來說,供應未有斷層,但在需求持續旺盛下,政府有必要增加土地供應,避免供求失衡。同時,在目前超低息環境之下,物業自然成為資金避難所,樓價由是被炒高,政府可考慮加重徵收炒樓利得稅,令投資成本增加,但稅率要適度增加,避免拖垮樓市。

李鐘和表示,香港和中國形成資產泡沫的風險正在增加。

施永青認為,只要政府大量推出土地拍賣,樓市自然降溫。

內地樓價僅升幅收窄

香港樓炒得火熱,內地亦不遑多讓。中國自去年11月起至今,多個部委先後出招遏樓市,但樓價仍照升,只是升幅收窄。李鐘和稱,中國尚未出現經濟過熱,但資產泡沫風險越來越大,尤其是城區樓價上漲過快,防止泡沫擴大至全國範圍是今年人行及監管層面臨的最大挑戰。
星展唯高達研究部主管張一鳴指出,內地樓價之高,令當地居民無法負擔,而且市場資金太過充裕,大部份物業由投資者購入,單位多數無人住,所以泡沫已經形成,並隨時會爆破。